抗日战争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国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痛,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无数人失去生命,失去自己的家园,那个时候,我们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人员都比不过日本,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后退,而是集全国之力对抗日本,终于把可恶的日本人打回老家,让其再不敢来犯。
在战争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就是四川省的热血男儿,“无川不成军”是对他们最高的评价,说明他们在战争中不仅打仗厉害,还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军队力量。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四川集合了300多万的军队参与到战争中,平均17个人中就有一人前线,当然四川省也是为数不多没有被日寇侵略的一个省,八年的抗战生涯中,川军的足迹遍布13个省,大大小小的会战有28场之多,一直到结束,总共牺牲了65万人之多,在他们的心中所抱有的信念就是:日寇一日不离开中国,川军一日不返回家乡。
话不多说,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成名之战:滕县保卫战。战争初期,日军为了加快步伐, 把目光转向了徐州,这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一旦被日军占领后果不堪设想,而滕县就是进入徐州的必经之路,也是津沪铁路的重要咽喉,只要拿下滕县,徐州就如探囊取物那么简单。
大家都知道,战争初期的时候日军的装备非常精良且充分,为了一个徐州,竟然集结了4万日军,还有飞机、坦克和大炮等加以辅助,为的就是能够一举拿下滕县,到了地方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这里的驻扎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此时在徐州的驻军隶属于第五战区,由李宗仁坐镇,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他调了第二十二集团军前往滕县,那个时候川军的装备太差,到达滕县的时候脚上穿着的还是草鞋和短裤,手里没有一门火炮,还被人“讽刺”是双枪兵,一手拿着“步枪”,一手拿着烟枪,装备非常落后。
饶是如此,他们依然勇敢地前往滕县。到了地方之后已经是秋季,当地的老百姓非常心疼他们,纷纷给他们送来了棉衣和棉鞋,让川军更加决定誓死保卫滕县。1938年3月9号,川军在日军一轮轮的炮火之下顽强进攻,更是趁着大雪,对日军进行了一次突袭,成功袭击日军40多人,缴获大量物资,极大的鼓舞了士兵的士气。
虽然数次打退敌军,但是装备上的落差依然让川军损失惨重,3月15号,川军退回到内城,准备和日军进行最后一场的较量,一旦内城失守,滕县就完了。
面对日军的围攻,没能够突围成功的川军并不害怕, 反而是高呼: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无论如何都不能投降,一定要为台儿庄准备充足的时间。
3月18号,没有突围成功的川军全部阵亡,击毙2000精锐日军,为台儿庄的胜利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虽败犹荣,若是没有他们的顽强抵抗,就不会有后来的徐州,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战斗,此战之后,就连日本人也对川军作出了最高的评价。
再有就是云南省的滇军,也是非常能打的,最重要的是非常忠心,战争爆发以后,云南省直接出兵20万,组成了滇军60军,徒步一千多公里前往战场,重大战役参加了20多场,小的战役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宁死不屈,武器没了就赤手空拳地打,到了最后一刻也绝不投降,坚决不成为俘虏,抱着炸弹和敌人同归于尽。其中最为经典就是在台儿庄战役里,面对日军强有力的正面进攻,滇军在陈瓦房、邢家楼、辛庄等地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在这些战斗中,滇军利用血肉之躯抵抗敌军的坦克,他们几个人一组在身上绑上手榴弹,等到敌军的坦克到达跟前的时候,直接进行反攻,炸毁他们的坦克,让日军不得不改道禹王山,也就有了滇军历史上的丰碑——禹王山血战。
为了拿下禹王山,日军用重炮对这个小小的山头轰炸了一个多小时,在此驻守的滇军和数十万国军连敌人长什么样儿都没看清,就牺牲在了此处,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的倒下,剩下的滇军心里充满了仇恨,等到日军到达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不管不顾的冲出去与之厮杀,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滇军打回去,第一次的白刃战胜利。
让日军尤为气愤,直接动用了飞机对此处进行轰炸,眼看日军再一次到来,滇军开始进行了反攻,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政策,双方距离很近的情况下,日军的飞机不敢进行轰炸, 失去了空中力量支持的日军,在陆地上根本就不是滇军的对手,滇军发挥了山地战的优势,利用步枪,机枪等一起开火,把日军打出禹王山,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滇军由35123人降到了18844人,但他们在没有接到撤出命令的时候,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最后。
可以说,在整个抗战时期内,滇军没有出现一支伪军,没有出现一个叛军将领,云南总共向战场输送了40万的热血男儿,所以许多著名战役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接下来就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山东省,抗日战争中,山东省的游击队是极为出名的,他们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更是让所有人铭记,战争时期,山东省的领导带领山东人民进行了7.8万余次的战斗,毙伤和俘虏了日伪军53.5万人,他们成立的铁道游击队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报。
还牵制敌人的运兵线和战略物资的运输线,还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抗日根据地,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在八年抗战中,最值得铭记的是山东人的无私奉献,为了支援前线战士,他们吃糠咽菜,省下的好东西都送到了前线战士的手中。
山东男儿是好汉,女性也不遑多让,为了帮助八路军过河,她们自愿在水中搭人桥,帮助他们快速通过,为此有的女性再也不能生育,而整个抗战中山东省的军民付出了462万余人的巨大牺牲。
“无桂不成军”则说的是广西的军队,也被称之为狼军,桂军拥有的就是保家卫国、英勇善战和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也是抗日战争中最早奔赴一线的军队,在凇沪会战中,桂军21军团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对日军进行了猛烈的冲锋,三万的桂军伤亡过半,9000的敢死队人员更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在战斗,本来日军的目标是在三个月之内拿下中国,但是在攻打到广西的时候,却踢到了铁板,彻底粉碎了他们的白日梦。
八年抗战,桂军募兵和劳工450万,出兵100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40,上到老人,下到孩童,几乎是全民皆兵。在广西,只要日军敢屠一个村,那么其他村的村民就集体报复,日军曾经在北海屠杀了200多名村民,导致北海的几万名村民靠着大刀和长矛杀了鬼子的一个中队,所以那时候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欲平支那,先灭广西!”。
在桂林保卫战中,桂军更是以两万人打服了15万的日军,在日军数百辆坦克、几十架飞机的围攻下,他们挖战壕,在河水里下毒药,把房子改成碉堡,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拖延时间,就算守护不了桂林,也要能拖一天是一天。
后来桂林失守,日军损伤7000多人,而桂军损伤5600多人,结结实实地重创了日军,从此打出了响当当的名号。
最后就要说说我们的湘军了,“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活”是湘军人的唯一信念,在抗战中,他们共投入了200多万的兵力,在湖南本地,曾经爆发过六七次的重大战役,光长沙会战就占了4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每一次都让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湘军那耀眼的表现让世人所折服,然而作为主战场,湖南省遭受到的损伤也是极为惨烈的,死亡人数达到了92万之多,伤亡200多万,为我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他们都是不可忘记的。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挺有内涵的!虽然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但提到“能打”的确会让人想起来大家齐心协力保护家园的那份力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标题有点过于煽动性了,各省都是兄弟,不应该这样互相比较。中国强大的根基在于各方共同努力,而不是简单地标榜谁更厉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省的百姓都很厉害啊!南方农业发达、北方工业强势,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繁荣的中华大地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认同这个观点!从历史战役到当代科技创新,中国各地的优秀儿女都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太对了!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希望大家可以更加认同这个共同目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说法也太过于武力倾向了吧?每个省的人各有各的优点,不能因为实力就进行排名和比较。文化融合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确实,不同省份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优势,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团结力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中国最能打的五个省”这个排名很主观,应该更加注重各地区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贡献,而不是只看军事力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国家领土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深有共鸣!保护好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共同建设家园更重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最强的不是五个省,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省都贡献力量,成就了现在的中国。不必强分家夺权,互相学习和促进,才是共赢之道。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来自北方,觉得南方人热情奔放,南方文化也很博大精深,两个人之间相处很愉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煽动性,可能会引发地域之间的分化和争论。其实各地各有特点,互相包容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很大,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保护领土主权非常重要! 尤其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更加要牢记国家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确有很多经典战例,比如平定黄巾之乱、抗击蒙古入侵等等。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看到更多关于地方文化交流的文章,而不是把一切都围绕“能打”来进行评价。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各省各有特色,但最终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应该更加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