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清明游贵州,这七大古镇的古村落,值得一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明游贵州,这七大古镇的古村落,值得一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边肖已经走遍了全国。他最看的第一是风景,第二是古镇。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省市的各种古镇。但这几年,越看越不想看。为什么?因为是古镇,但是越来越光鲜了。
越来越同质化,商业化,走来走去,你甚至会一眨眼就忘了,因为太多的古镇已经失去了特色。
在过去的几个暑假里,因为在贵州的暑假,我去看了很多贵州的古镇,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贵州还保留着这么多古朴原始的古城、古镇、村落。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在这里,边肖向大家推荐7座古城、古镇和村落。
一、龙里古城
这是一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古代军事要塞。朱元璋第六子朱桢所建的屯堡,也是黔东南唯一一个全汉族聚居的城镇。
古城墙修建时用泥土夯筑,天顺元年(1457年)改为卵石框架。城内设四门,东南西北各设一堡。从设计到建造,为了满足当时的作战需要,城内有20多条街道,全部用鹅卵石铺成,镶嵌着各种图案。
龙里古城居民多为明代屯军后裔,祖上来自安徽、江西等省。他们的民居建筑也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白墙白瓦,八字高门,马头墙,屋檐高耸。
这里的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厚重多彩。唱戏、讲故事、打龙灯被视为这里的三大民族文化瑰宝。
唐代诗人王昌龄曾被贬谪于此。龙标书院、王长陵庙、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了纪念王长陵而修建的。
600多年后,这座城市的结构仍然完好无损,值得一游。
地址:黔东南州金平县龙里乡202省道旁。
交通:建议自驾。如果你有空,你可以乘坐金平龙里的班车,每天7:30-17:00,每30分钟一班。或者从黎平坐班车到敖市,在龙里古城下车。
门票:免费。
第二,曾冲洞村
增冲洞村位于从江县祥洞镇,距从江县城80公里,距榕江县城40公里。
这是一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建村600多年。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三面环绕村庄缓缓流淌。寨子就像一个美丽的半岛,被青山环抱。数百座纯木质吊脚楼依山傍水,形成了以鼓楼为中心,山水为支撑,风雨桥为纽带的景观格局。
它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村寨特色。
位于寨子中央的增冲鼓楼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它有一个木制结构,如宝塔和双葫芦屋顶。它是一座纯木榫铆钉结构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侗族村寨鼓楼之一,被誉为侗族建筑技艺的“活化石”。每当村里有事商量或者节日期间踩歌厅,
村里的村民会聚集在鼓楼大厅听长老们的命令。
走进村子,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民居、蜿蜒曲折的古巷、饱经风霜的鼓楼、石狮、风雨桥、古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由于交通不便,这里保留着淳朴的民风和原生态的村落结构。
地址:黔东南州从江县王东乡增冲村
交通:G76厦蓉高速,出口到洞口。
门票:免费。
三。高当布依村
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布依族村寨,也是贵州保存最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
高当村位于镇宁县城西南12公里。因为寨子位于山中,就像是在山峰上捧了一个锅。布依族语叫“瓮座”,汉语叫“高秋千”,故名。
村民住宅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清代逐渐成型。相传在明代,由于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便于驻军,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碉堡和营地。寨子脚下有半圆形的石拱门,寨子东边的山上建有小碉堡,叫城堡。
村前山上还有一座碉堡,叫大屯,与城堡遥相呼应。
走进高当村,就像走进了一座由石建筑、石门、石桥、石屋、古井、古碑、古堡组成的博物馆。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一直和石头生活在一起。
这里的房子都是干栏石屋,从上到下都是石头砌的。当地村民就地取材,凿厚墙,做平瓦。房屋依山而立,排列有序。它们几百年来从未被破坏过。因此,高当村成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
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340个“中国民族特色村”之一。
地址:安顺镇宁县西南12公里。
门票:免费。
四、天龙屯堡古镇
在贵州的大山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的口音、服饰、民居建筑、生活习俗都与周围的村落有着天壤之别。他们被称为屯堡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龙屯堡人。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平坝县。这是明朝朱元璋时代屯兵形成的寨子,已有600年历史。
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古建筑的地方。
明军征服西南后,军队在外地定居,随后一些工匠和平民迁到这里。数百年来,物是人非,这些屯堡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坚守着代代相传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他们的服饰被称为明代服饰的活标本,老人还会去寺庙拜佛。他们说的也是很地道的普通话,形成了今天汉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叫做“屯堡文化”。
时至今日,这里仍能看到坚固的屯堡群和高耸的碉堡,至今仍保存完好,巍然屹立。
地址: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旅游大道
门票:55元(携程)
动词(verb的缩写)翟颖古镇
翟颖古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65公里。
松涛寨营古镇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这里曾是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在范静山区驻军的地方,也是历史上川楚人进入贵州梁超范静的必经之地。
明清时期,因水路发达,商业繁荣,有时被称为“小南京”。现在,城内的古城墙、古城门、水门码头、古石板街、八大名商、筒屋、会馆等遗址依然存在。
现在残存的古城墙属于明代建筑,有三座城门保存完好。这里的房屋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苗族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结合。
古镇的街道并不宽阔,但都是用当地小山上的青石铺成的。它们自明代铺设,历经数百年,依然光滑,石纹斑斓,独具魅力。你可以想象当年的热闹和繁华。
翟颖滚龙渡是当地著名的民间艺术,它集多种艺术于一身,温婉瑰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这是一个融合了苗汉文化,富有徽州特色的古镇。它也是范静山区最大的古建筑群,被誉为“范静古都”。
六、营上古寨
这是一座建在悬崖之上的古寨,地理位置特殊,以环境优美而闻名。
营上古镇坐落于三面悬崖的绝壁之上,绝壁是一座巨大的石象,象背雄壮,象鼻清晰,纵横山间,栩栩如生,被诗意地称为骑在象背上的古寨。
在清乾隆年间,为了整编地方武装,囤积军需物资,当地民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搬运随处可见的大小石头,经粗略打凿后砌成营垒,留下了坚固且初具规模的防御系统。寨门就是进入古寨的唯一通道,
唯象鼻洞处有一线阶梯直通,两侧碉楼守卫,如遇匪祸,还可进入石碉楼内躲避抵御,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里居住着三十多户人家,虽是布依族寨子,但村民的房屋却不是吊脚楼,而是都用石头封砌,古寨的历史现在难以考究,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刘与王姓人家所兴建。
这是一个碉堡,为方形,石质,高十余米,碉堡正面留有窗户和枪孔,顶端是木柱与青瓦构建的亭子。碉堡已有九十多年历史,是当时的大户人家刘昌碧所修。
沿着石板铺成的便道步入古寨,寨子不大,方圆也就一平方公里,房屋错落,石板路连接起一个个院落,一个院落居住着几户人家,青色的砖,青色的瓦,已经被岁月风霜侵蚀成深褐色,给人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清道光年间,村民开始在村中广植榕树,至今仍保留着百年以上的古榕树80余棵,整个寨子掩映在古丛中, 能够感受到时光沉淀的静谧。
地址: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阳光村
路线:贵阳—沪昆高速—清镇—厦蓉高速—S307—龙场镇。
门票:无门票
七、拉片村
这是一个被称为'原始氏族社会遗留的活化石'的古村寨。
拉片村位于荔波县瑶山乡,距荔波县城32公里,这里居住着一个由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现代生活形态的民族——白裤瑶。“白裤瑶”,因男子四季穿着白裤而得名。
白裤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是一支长期深居高山密林,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狩猎民族,至今仍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远古遗风。
白裤瑶族拥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铜鼓文化、陀螺文化,民风民俗丰富多彩。
吊脚楼,是白裤瑶的主要民居,其基本结构是吊几根柱子在地上,人只居住在楼上,因是采用框架式结构,看似头重脚轻的房子也能稳如泰山。
瑶族信奉牛,视牛为神,铜鼓是白裤瑶虔诚礼拜的神器,是图腾崇拜和艺术的精华,更是瑶山的精灵和民族精神的寄托。
这些建筑就是瑶族世代流传的用以存放粮食的独特的“禾仓”。
白裤瑶的铜鼓多为明清铸造,鼓面纹饰别致、精美,打铜鼓花样变化多端,铜鼓阵气势宏大,铜鼓与风桶和鸣,声音浑厚宏亮,动人心魄,独具魅力。
身着传统服饰的瑶家女,百褶短裙用蜡染土布制成,蓝黑相间条纹,蚕锦缝制的橘红色的裙边则,脚裹绑腿,一个个婀娜多姿。
盛夏时节的拉片村阳光和煦,远处青山绿影婆娑,古寨楼房错落有致坐落其中,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卷。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乡
门票:无门票
关于清明游贵州,这七大古镇的古村落,值得一去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