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古画品录》校注(上)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古画品录》校注(上)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古画品录》校注
[齐]谢赫
【题解】
《古画品录》,又称《古今画品》,一卷,南齐谢赫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艺术类一》云:“谢赫,不知何许人。姚最《续画品录》称其‘写貌人物,不须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点刷精研,意存形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竞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据其所说,殆后来院画之发源。张彦远《名画记》,又称其有《安期先生图》传于代,要亦六朝佳手也。是书等差画家优劣,晁公武《读书志》谓分四品。今考所列,实为六品,盖《读书志》传写之讹。大抵谓画有六法,兼善者难。自陆探微以下,以次品第,各为序引,仅得二十七人,意颇矜慎。姚最颇诋其谬,谓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列于下品,尤所未安。李嗣真亦讥其黜卫进曹,有涉贵耳之论。然张彦远称谢赫评画,最为允惬;姚、李品藻,有所未安。则固以是书为定论。所言六法,画家宗之,亦至今千载不易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谢赫中品下,姚最云:‘点刷精研,意存形似。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想毫发,皆亡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时竟新。别体细微,多从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在沈标下、毛惠秀上。《安期先生图》传于代。”
余见网上所载该书,虽才千馀字,而错讹百出,不可卒读,因略作疏解。惟僻疆无书,不得广校,以俟博物君子。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①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②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③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④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⑤
【注释】
①此句说明绘画有教育人民、反映时代兴衰的功用。唐张彦远引申其意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历代名画记》卷一)又曰:“故鼎钟刻,则魑魅识而知神奸;旂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罇彝陈,广论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列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
②“该”通“赅”,完备、兼善之意。下“卫协备该”之“该”亦然。此句谓画有六法,六法兼善者少,人多得一偏。“六法”是作者品画的标准。刘邵《人物志·九征》:“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又曰:“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对于绘画来说,“兼材”自是“六法”兼善者。圣人不世出,天才不代有,故作者下文以为六法“兼该”者唯陆、卫。
③第一法“气韵”,或连言“气韵生动”,皆指画给予观赏者的感受,其实不是可操作的“法”,而是其他五法综合运用的结果。之所以列在第一,是因为此“法”是画学审美的最高境界,无论以“神品”“逸品”为第一,都必须“气韵生动”才称得上。譬如儒家“五常”,智、礼、义、信具,则“仁”德备矣。真正可称得上方法的,是二到六法。论画有无骨力,全在于用笔的技巧。郭若虚曰:“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图画见闻志》卷一)用笔是心手相应的基本功,故列在第二。第三法讲写生,要画得“象”,所谓“画鬼魅易,画犬马难”是也。第五法讲画面的布局,位置经营要合适。第四法讲上色彩,要根据客观事物的样子来设色。第六法讲临摹,大概是画院批量生产的基本功。以书法论,说《兰亭序》已经入昭陵,而我们所见的都是后人“传移模写”的。“六法”所列的临摹、写生、用笔、位置、设色等,都是画家一定之法,关键是要制造出整个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来。
④谓以下品第,不按时代先后,而按艺术水平高低来排列。如陆探微是刘宋时人,曹不兴则是曹魏时人。
⑤此句言不必追溯诸家画法之源。较谢赫稍后的钟嵘著《诗品》,即云:“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夏歌曰:‘陶乎予心。’谣曰:‘名予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论李陵则曰“其源出于《楚辞》”,论曹植则曰“其源出于《国风》”。张彦远叙历代能画人,自轩辕黄帝时始,说“轩辕时一人:史皇。周一人:封膜。”(《历代名画记》卷一)天知道是谁啊,故谢赫说“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既省事,又可见艺术本是个性化的东西,不必陈陈相因,硬派个家法出来。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 事五代宋明帝,吴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以称赞,但阶(原误“价”)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地(原作“他”)寄言,故居(原误“屈”)标第一等。①
南朝 陆探微 归去来辞图
【曹不兴】 三国(原误“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代(原误“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原作“成”)!②
【卫协】 (五代)晋时。古(原误“占”)画皆(原误“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该(原误“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③
【张墨、荀勖】 (五代)晋时。风范气韵(原误“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则(据《名画记》补)方厌膏(原误“高”)腴。可谓微妙也。[荀与张墨同品](此句据《名画记》补)。④
卫协作品(参考)
【注释】
①“五代”即前五代,指宋、齐、梁、陈、隋。“价”乃“阶”之误;阶,升也,置也,谓惟升之于上上品,无处可安置陆氏,故居标第一。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谢赫评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及卫协备之矣。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激扬可至,铨量之极乎?上品之上,无地寄言,故居标第一。’”○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宋明帝好《周易》,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伏)曼容执经。曼容素美风采,明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宋书》有名。”【麟按:今本沈约《宋书》无《陆探微传》。合而观之,陆是宋齐梁间人。】《宣和画谱》卷一:“陆探微,吴人也,善画,事明帝在左右,丹青之妙,众所推称。其名略见于《宋书》。人谓画有六法,自古鲜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真万代之蓍龟衡鉴也。议者率以顾、陆、僧繇为之品第。或譬之论书:顾、陆则锺、张,僧繇则逸少也,是知书画同体。又曰: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言肉则浅,言骨则深,言神则妙,深浅神妙,不有间乎?探微虽介于二者,然摭古今之说,若兼有之,但得骨,则精深可知矣。岂非顾在前愈于已,则陆当居后,独言陆则可以絶人耶?探微平生所画者,多爱图古圣贤像,不为无意。近时米芾喜论画,尝谓:‘明白易辨者,唯顾、陆与吴生。’讵不信乎?二子绥洪、绥肃,以家学传授,作画亦工,不坠素习,绰有父风,而终不近也。张彦远谓:‘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固自不凡矣,然能之而不从事于此,故传世者极少。尝于麻纸画《释迦像》,为时所珍。盖麻纸缓肤饮墨,不受推笔,亦丹青家所难,宜得誉云。洪、肃亦绍箕裘,见闻习尚,往往有不待学而能者,名载谱录,而所画不传,岂非为父兄之所掩乎?”【麟按:《画谱》此说乃杂采张氏。】
②“五代”二字显误,曹乃三国时人。“代”字据《历代名画记》改。张氏引作“谢赫云:‘不兴之迹,代不复见。秘阁内一龙头而已。观其风骨,擅名不虚。’”○《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时称吴有‘八绝’。张勃《吴录》云:“八绝者,菰城郑妪善相,刘敦善星象,吴范善候风气,赵达善算,严武善棋,宋寿善占梦,皇象善书,曹不兴善画,是‘八绝’也。”【麟按:《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棋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魏赤乌中,不兴之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至宋朝,陆探微见画,叹其妙,因取不兴龙置水上,应时蓄水成雾,累日霶霈。谢赫云:‘不兴之迹,代不复见。秘阁内一龙头而已。观其风骨,擅名不虚。’在第一品陆之下、卫之上。李嗣真云:‘不兴以一蝇辄擅重价,列于上品,恐为未当。况拂蝇之事,一说是杨修。谢赫黜卫进曹,是涉贵耳之论。’彦远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遂有二事。孙畅之《述画记》亦云,而李大夫之论,不亦迂阔?况不兴画名,冠绝当时,非止于拂蝇得名。但今代无其迹,若以品第,在卫之上,则未敢知。一人白画,杂纸画《龙虎图》,纸画《青溪龙》、《赤盘龙》、《南海监收十种马》,《夷子蛮》并兽、龙头四,并传于前代。”唐许嵩《建康实录》:“谢赫云:‘江左画人吴曹不兴,运五千(《历代名画记》卷五引作“十”,是)尺绢画一像,心敏手疾,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唯不兴能之。’陈朝谢赫善画,尝阅秘阁,叹伏曹不兴所画龙首,以为若见真龙。(出《尚书故实》)”宋《宣和画谱》卷五:“曹弗兴,吴兴人也。以画名冠絶一时。孙权命画屏,误墨成蝇状,权疑其真,至于手弹之。时吴有‘八絶’,弗兴预一焉。又尝溪中见赤龙夭矫波间,因写以献孙皓。皓赏激珍藏之。至宋文帝时,累月旱暵,祈祷无应,于是取弗兴画龙置水傍,应时雨足。且南齐去吴为未远,而谢赫谓:‘弗兴之迹殆不复见,秘阁之内,独有所画龙头。’又况后南齐数百岁耶?尝画《兵符图》极工,然不见诸传记者,岂非一时秘而不出,故得以传远,不坐丰狐文豹之厄也。今御府所藏一:《兵符图》。”【麟按:张氏与谢赫各自品目不同,谢属之上品中,张属之中品上。张氏引《建康实录》云:“谢赫论江左画人,吴曹不兴、晋顾长康、宋陆探微皆为上品,余皆中下品。”(《历代名画记》卷五)今列顾在第三品,可知今本《古画品录》颠三倒四,绝非谢赫原书矣。】
③“五代”二字疑衍。吴、晋、宋、齐、梁、陈习称“六朝”,不闻称“五代”者,上条称曹不兴“五代吴时”同误。下条同。“占”字似“古”字之破所致。“说”字似“该”字形讹,意亦是“赅”。○《历代名画记》卷五:“卫协上品下,《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畅之《述画》云:‘《上林苑图》,协之迹最妙。又《七佛图》人物,不敢点眼睛。’顾恺之《论画》云:‘《七佛》与《大列女》,皆协之迹,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邶)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八分题。元和初,宗人张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并绢二百疋,惟素后却索将货与韩侍郎愈之子昶,借与故相国邹平段公家,以模本归于昶。彦远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又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得,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李嗣真云:‘卫之迹,虽有神气,观其骨节,无(芜)累多矣。顾生天才杰出,何区区荀、卫,敢居其上?’彦远以卫协品第,在顾生之上,初恐未安。及览顾生集,有《论画》一篇,叹服卫画《北(邶)风》、《列女图》,自以为不及,则不妨顾在卫之下。荀又居顾之上,则未敢知。《诗·北(邶)风图》、《史记·伍子胥图》、《醉客图》、《神仙画》、《张仪像》、《鹿图》、《诗·黍稷图》、《史记·列女图》、白画《上林苑图》、《卞庄子刺虎图》、《吴王舟师图》并传于代,又有《小列女》、《楞严七佛》。”《宣和画谱》卷五:“卫协以画名于时,作道释人物,冠絶当代。尝画《七佛图》,不点目睛,人或疑而有请。协谓:‘不尔,即恐其腾空而去。’世以协为画圣,名岂虚哉?顾恺之以丹青自名,独慎许可,亦谓《七佛》与《烈女图》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邶)风图》巧密于情思,而自以所画为不及。协有《烈士图》、《卞庄子刺虎图》,旧传于代,歴世既远,罕见其本。今所存者,有《卞庄子刺虎图》、《髙士图》,皆横披短轴,而《髙士图》恐因传流之误而为之名,岂《古烈士图》耶?姑因之而不复易。今御府所藏三:《卞庄子刺虎图》一,《髙士图》二。”
④“气候”非品画之词,显系“气韵”之误。“若取之外”,意义不明,似有脱文,据文意补“象”字。“高”系“膏”之音误;膏腴谓肥美。○《历代名画记》卷五:“张墨下品。谢赫云:‘与荀勖并。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睹精奥;若取其意外,则方厌膏腴。可与知音说,难与俗人道。’屏风一,杂摩诘像、杂白画一,《捣练图》,传于代。”又曰:“荀勖,字公曾中品下,颍川人。多才艺,善书画。在魏,为大将军掾。入晋,为侍中、中书监、济北侯、光禄大夫、尚书令。太康十年,赠司徒,谥曰‘成’。钟会尝诈作勖书就勖母取宝剑。会于时方造宅,勖潜画会祖父形于壁,会兄弟入门见之感恸,乃废宅。勖书亦会之比也。见《魏志》及刘义庆《世说》。有《大列女图》、《小列女图》。谢云:‘荀与张墨同品。’在第一品卫协下、顾骏之上。”○《晋书》卷三九《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祖棐,射声校尉。父肸,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钟繇曰:‘此儿当及其曾祖。’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勖有遗爱,安阳生为立祠。迁廷尉正,参文帝大将军军事,赐爵关内侯,转从事中郎,领记室。……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麟按:勖妙于钟律,画恐非所长,张彦远列在“中品下”,是也。张墨不见于《晋书》。】
第二品三人
【顾景秀(原误“骏之”)】 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如包(同“庖”)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尝(原作“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景秀(原误“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①
【陆绥】 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简于绘事](此句据《名画记》补),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②
【袁蒨】 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③
陆绥
【注释】
①“顾骏之”当作“顾景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引作:“神韵气力,不足前修;笔精谨细,则愈往烈。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宋大明中,莫敢与竞。在第二品陆绥上。”张氏按云:“大明中有顾宝光(“先”字之误),景秀岂得独擅也?”不同意谢赫品第,但此评确是为顾景秀发。又云:“顾景秀中品上,宋武帝时画手也。在陆探微之先,居武帝左右。武帝常赐何戢蝉雀扇,是景秀画。后戢为吴兴太守,齐高帝求好画扇,戢持献之。陆探微、顾宝光见之,皆叹其巧绝。”而于顾骏之,仅有一句:“顾骏之中品。严公等像,并传于代。”
②陆绥,陆探微子。张彦远列为“中品”。《历代名画记》卷六引作“谢云:‘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简于绘事,传世盖寡。’在第二品顾骏之下、袁蒨上。朝臣像、王晏、萧寅像、周盘龙麻纸画、立释迦像,传于世。”庾元威《论书》:“近代陆绥,足称画圣。”
用户评论
哇!这终于出了啊!我一直很想了解这些老派的绘画评价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古画品录》作为开山之作,肯定对我会有很大帮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喜欢收藏的人来说,《古画品录》就像一本宝典!里面记载的绘画技法和鉴赏技巧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建议收藏爱好者一定要认真阅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的艺术审美总是让人琢磨不透,这本《古画品录》或许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玄乎的评语。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么专业的校注版本,我真的忍不住要买下!相信能够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作者对古代绘画的独特见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我这种入门级爱好者来说,《古画品录》确实有点难度,那些专业术语看得云里雾里… 还是建议有经验的人仔细读阅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图片和案例,这样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性的内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古画品录》太厚了,感觉像个沉甸甸的学问宝藏! 不过我还是想坚持啃下来,因为我对中国绘画史有很大的兴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这种系统化的绘画品评专著确实很少见,值得推荐! 希望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学术成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欣赏画作本身的美感,那些复杂的评价标准对我来说有点累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古画品录》更像是学术研究的工具书,对普通读者来说实用性不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绘画历经千百年演变,这本书能让我们了解到其中的精华所在,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绘画确实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期待通过这本书深入探讨这些理论和概念。我很欣赏作者对古画的研究和总结。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画品录》让我更加认识到中国画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历史底蕴! 它就像一座通往艺术殿堂的门户。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部著作太专业了,一些词汇解释并不清晰,对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来说比较难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后续出版的《古画品录》下卷,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绘画史和发展脉络! 希望作者能提供更多的图文案例展示,方便读者更高效地学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典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古代绘画家们对于世界的洞察力真是令人佩服!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美感,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思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这部著作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和智慧,它启迪了我对美的感知和追求,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艺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