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剑阁旅游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文化遗产在福建」世界“双遗”地福建武夷山

编辑: 时间:2024-11-03 12:58:05 浏览量:1223

福建武夷山 吴心正摄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武夷山大安源美景 吴心正摄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这里碧水丹山,奇峰险峻,古树参天,幽谷深壑,绿水潺潺,吸引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动人篇章;武夷山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道教传说、悬棺文化让这里的山水平添了灵秀之气。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植被丰富 衷柏夷摄

武夷山以“世界生物之窗”闻名于世,它囊括了中国中亚热带地区所有植被类型,这在全球同纬度区域内绝无仅有。

武夷山的精灵 吴心正摄

目前武夷山已知的动物类有5110种,已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动物有46种。

天游峰 衷柏夷摄

天游峰为武夷第一胜景,海拔408米,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削崖耸起,壁立万仞。

天游峰顶观九曲溪 邱汝泉摄

从天游峰一览台上凭栏远眺,但见群峰积翠,九曲环碧,潆回如带。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九曲溪 吴心正摄

九曲溪是武夷之魂,全长62.8公里,这条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的溪流,澄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故而得名。

九曲溪漂流 邱汝泉摄

摩崖石刻 衷柏夷摄

九曲溪的次序是逆流而数的,古时游人泛舟游九曲多从一曲开始,因此一曲之畔水光石上的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内涵深广。

九曲溪两岸奇峰林立 邱汝泉摄

九曲溪两岸奇峰林立,每座山峰都是由整块的独石构成,体积庞大,形态各异。

大王峰 刘达友摄

大王神韵 吴心正摄

大王峰,昂首挺拔,四壁陡峭,形状如同王冠,上丰下敛,雄浑奇伟。

玉女峰 邱汝泉摄

雪中玉女峰 倪木荣摄

玉女峰,宛如一位袅袅婷婷的姝丽,与大王峰隔岸相望。

大红袍母树 阮雪清摄

举世闻名的大红袍生长在著名大峡谷“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已有300余年历史,其成品的色、香、味均在乌龙茶之首,享有“茶中之王”盛誉。

祭茶仪式 邱汝泉摄

2007年7月,最后一次采摘自350年母树的20克大红袍茶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现代茶叶第一次被藏入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后,武夷山将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

闽越王城博物馆 罗玉梅摄

武夷山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武夷山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留下众多文化遗存。

古崖居 吴心正摄

“古崖居”建筑位于武夷山一处三十多米高的绝壁之间,无路可行,其充分利用了天然石缝洞穴,修建了客厅、储物间和卧房,卧房更有主仆之分,灾难来临之际,当地居民便会效仿先民悬空而居。

架壑船棺

生前居于洞穴,死后仍不离绝壁。武夷山东部绝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桥板是古先民丧葬遗存,高出河面几十米,有的甚至达百余米,这些棺木历经三四千年风雨而不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悬棺遗迹,也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千古之迷。

闽越王城遗址 郑友裕摄

西汉时期,闽越王在武夷山建造王城,使武夷山成为江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已挖掘出土的“武夷山城村古汉城遗址”是江南一带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讲解员祝礼英向本台记者介绍闽越王城遗址

鎏金铜伞柄箍等出土文物 罗玉梅摄

万岁瓦当、抱壶等出土文物 阮雪清摄

整个王城共占地四十八万平方米。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代表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在这片土地下沉睡了两千余年的闽越王城遗迹见证了一段曾经兴盛但最终走向消逝的辉煌历史。

九曲溪漂流 衷柏夷摄

公元1193年的一天,居住在武夷山的一位文人迎来了他盼望已久的诗人朋友,两人同乘竹排,趁着清晨的阳光,在九曲溪中展开了武夷山人文历史当中最著名的一次观光之旅。这位来访的客人叫作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而这位东道主就是朱熹。

朱熹雕像 吴心正摄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作为一种学说,朱熹所形成的朱子理学曾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达很多世纪,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区。至今,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仍致力于理学思想的研究。

武夷山下梅村,朱熹曾在此讲学 丁李青摄

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逝世,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长达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武夷精舍 阮雪清摄

1183年,54岁的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在武夷山隐屏峰下创建了武夷精舍。此处是其完成《四书集注》并以它为教材实行完好的教育实践的一所成功的私立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兴贤书院 吴心正摄

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择地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后人称之为“道南理窟”。

齐云庵 吴心正摄

桃源洞道观 郑友裕摄

世界遗产: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是全球罕见的自然美地带,它以奇秀甲东南令古今游者折服;它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令无数儒者、僧人、羽士、丹客为之流连;它见证了一段古老文明的消逝,却以其丰厚底蕴构筑了不倒的文化脊梁,终成就了今日之世界“双遗”地——福建武夷山。

用户评论

苏樱凉

去了一次武夷山,真的让人感叹祖先的智慧,那些古建筑和岩画太赞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福建的武夷山真是太美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得真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我是喝着红茶长大的,现在才知道它的故乡是这么迷人的地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站在天游峰上,仿佛能看见历史的影子,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