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剑阁旅游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1907年绘制的广州古城图

编辑: 时间:2024-10-19 03:48:16 浏览量:

广东省城内外全图

  首幅现代广州地图

  这幅《广东省城内外全图》,由德国工程师舒乐(Schnook)测绘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同年由德国出版发行。这是现存最早用中英文对照的现代广州地图。这幅印刷精美、中西合璧的广州地图,原件尺寸为1.44米×1.22米。此为首幅现代广州地图,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通过测绘手段绘制的现代广州地图。

  目前该图在广州只有两幅原件,一幅存于广州市档案馆,一幅存于中山图书馆。

  据德国驻穗总领事馆的李浩然先生介绍,德国的那家出版社至今仍保存该地图的印版。广州有关方面正在与德国方面磋商,希望获得该印版。

  清代广州城小于越秀区

  《广东省城内外全图》清晰地描绘了清光绪年间的广州城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越秀区辖区。

  明朝时的广州城东到大东门(现在的越秀中路),西到大西门(现在的人民路),南到现在的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北到越秀山—小北花圈。清末,广州城“南拓”到现在的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当时的荔湾区还是广州城刚刚发展起来的西郊城区;南城墙虽尚未至珠江北岸,但已崛起为广州“新城区”。不过,当时广州城的面积也只相当于今天越秀区的90%。

  城市中心2000年未变

  广州城市的变迁遵循的是“叠合式”的轨迹,从唐城—宋城—明清城,城市的“历史厚度”从“中心”(古史)向“外围”(近世)逐渐趋薄。对广州城的考古也发现:从现在的越秀辖区向荔湾、东山、芳村、天河等市区四周拓开,说明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中心一直未有变更。专家介绍,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城变模式只有三个城市:罗马、亚历山大和广州。这是因为,广州一直地处中国帝制时代的南部边缘地带,少有毁灭性的战乱发生,也未有大的自然灾害,所以广州城“叠合式”遗址古迹保存得相当好,这也是迥异于罗马、亚历山大的地方。

  唐代广州城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城、子城和官城。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今天的北京路、中山路即为唐城南北、东西主干道。北到中山路、南达惠福路和大德路、西抵人民路、东达解放路,形成蕃坊区,为外来商人居住和经商的主要场所。

  宋代广州城为东城、中城(比唐中城大)、西城,北到中山纪念堂、西届西湖、东至文溪正流、南抵珠江岸边,为南北向的不规则形。中城分衙署区、商业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官衙所在,包括越王宫、南海郡和广州府治均设在这里,以今省财政厅所在地为中心(今中山四路以北地区);南部为商业区,以北京路为中心,直到西湖路附近,珠江沿岸即大市所在,也就是沿江商业区,包括河边码头,位于今惠福路一带。东城范围较小,紧附于中城之东。西城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周长6000多米,蕃汉杂居。南宋时沿珠江一带又形成新的商业区,故筑南城,亦称雁翅城,为明代广州新城奠定了基础,高第街、状元街(通泰坊)、卖麻街大致都属于它的范围。元初,广州城池平毁。

  明清合宋代三城为一城,南北扩展,北达越秀山,南至珠江(时称“海”),东到今大东门,西限西濠,西关发展为十八甫商业区。军政机关,设在中山路以北。布政使司所在也就是越王宫,位于今财政厅所在地一带;清代的广东巡抚衙门,在今天的人民公园。街道格局大都为东西、南北向,“丁”字形街道多。商业区主要在沿江一带的新城区,以濠畔街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最多。因珠江沿岸沙地日广,故增建翼城,由于珠江沿岸商业繁荣,人口大增,在明代的东西两侧修建翼城,犹如鸡翼,故又称鸡翼城。清代广州发展最快的为西关平原,即由西濠到小北江之间的低洼地得到了开发。

  曾教授慨叹道:2000多年来,尽管广州城不断地向四周扩张,但中心区域(主要是现在的越秀区范围)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地位,即使到现在也未有大变。

  当年珠江被称为“海”

  历史记载,现在位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晋代(公元265—420年)时是珠江北岸的一个渡口,距现在珠江北岸有1500米,有“坡山渡口”之称,足见当时珠江之宽;明洪武七年(1374年)行省参政知事汪广洋在此地建造“岭南第一楼”,4年后,悬挂起一个高3米多、口径2米多、厚3寸、重5吨、现为广东最大的铜钟;明洪武十年(1377年),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在这里建成。

  历史上,海珠石原处于珠江河道之中,又名海珠岛,1558年,珠江由此石得名;今天的海珠路和海珠广场等也均由此而命名。据史载,海珠石在宋代时仍居江中,后因泥沙淤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闹市。明代石上建有文溪祠,为明“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海晴澜”;清同治时曾在此建炮台,1928年辟为海珠公园;1931年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海珠石沉埋地下,成为新堤的一段。从古城图上看,1907年时,海珠石尚屹立在珠江中,而今,海珠石已经成了沿江西路的“地基”。不过,越秀区已经作出建设规划,让海珠石再现昔日风采。

  还有专家考证,秦朝时代,珠江北岸线就在文明路一带,甚至有的专家认为,当时的珠江北岸线就在现在的中山路一带。按此说法,珠江北岸至少南移2000余米。当年被称为“海”的珠江,渐行渐窄终成了一条“江”。

  清代涌现罕见书院群

  清代中后期,大约在现在的越秀区地域内,曾出现过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达数百间之多。在这张地图上,广州书院的繁盛都有所表现。

  有关专家带着记者寻找该幅地图中记载的广州书院遗址。据称,清朝时,以位于广大路的广州府衙为中心,方圆3.2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书院群,规模空前绝后。包括省级官办的应元书院、学海堂和菊坡精舍三大书院,培养进士级人才。粤秀、越华、羊城、禺山、西湖五大书院亦是省级官办,需秀才方能入读,培养目标是参加乡试考举人,有上千学生同时入读。再低一级的是府、县级的广州府学宫(今市一工人文化宫)、南海县学宫(今朝天路省委统战部)、番禺学宫(现农讲所)三大学宫,直接为府衙、县衙输送“官员”。广州书院制度由此发展到极致。

  书院群造就书坊文化产业。现在的书坊街、大小马站、教育路南段(时称学院前)、西湖路(时称西湖街)、北京路(时叫双门底),当时处处都可见书坊(书店),有案可考的书坊就达百余间,是清代书院群带旺书坊业的印记。

  唐时已形成“蕃坊”

  2000多年来,以今天的越秀区为主体的广州一直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城市,是著名的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活动十分兴旺。

  南越国时期,广州已成为象牙、翡翠、珠玑等奇珍异宝的集散地。唐宋元代,在越秀光塔路一带形成的“蕃坊”,人数已达12万人,呈现“蕃药珍宝,积载如山”的盛况。唐设置“岭南市舶司”,管理蕃坊事务。那时候大市街、大食街(今惠福路)以南主要是商业旺地,经营油、米、扁担、木头、竹器、纸、绒线、梳蓖等,现在的纸行路、米市路、白米巷、木排头、绒线街、梳蓖街等街道路段大都沿袭旧称。

  曾昭璇教授认为,当年的广州城紧邻“海”(现在的珠江),所以海运商贸业相当发达,不像内地城市商贸以零售为主,广州城的商贸业一发展起来就是以批量运售为主,所以很早就形成米、油、纸张等颇具特色的专业街,商贸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衰。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