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西递和宏村不是一个地方,但是两者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这个地方的景色是非常好。空气清新,又有很多景色,这里的建筑是偏古风的建筑,多少回有一些过去的痕迹,但是也是这里的特色。
西递离市区约50公里,离黄山风景区约40公里,车站都有直达班车,自驾的话大约1个小时就能到达。景区就在马路边上,顺着马路行驶,就能看见景区的提示牌,不难寻找,也不用担心走错地方。西递景区门票是104元,停车场停车费5元。
买好门票,检票进入景区,就能看到“5A“景区标志性的石头雕刻座落在湖边山脚。湖对面有很多写生的学生,围绕在湖边坐着。
村口的湖叫做“明经湖“,了解徽文化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徽州古村落村口几乎都有一个湖,一来是为了收集村内流出的河水,聚财纳福;二来也是为了居住安全,以备旱灾火情等不时之需。因此,古村落的选址也就变得十分考究。
古徽州婚假民俗——抛绣球第一个游玩点就是景区门口的“绣球表演“,几名演员在”美人靠“里抛绣球,按照风俗,不知道接到球的人还能不能离开景区。
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湖边伫立的高大的牌坊。这做牌坊是“胡文光“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六年,性质属功德型,是当时朝廷为表彰胡文光做官二十一年,政绩卓著而恩赐一种特大荣誉而准其在自记得家乡竖建牌楼。其实西递之前还有很多牌楼,但是在文革时期被摧毁了。这座牌楼因为写上了”标语“而得以幸存,当时写标语用的朱砂到现在依旧清晰可见。
西递村内的道路铺的都是青石板,取材与之前的牌楼一样,叫“黟县青“。这种石板的特点是遇水变黑,越磨越亮。因此,走在路上,能看到脚下的青石板是锃亮的。
进入村庄,一派具有徽州特色的建筑就展现在眼前。粉墙黛瓦马头墙,水陆联通青石巷。
由于当天进村游玩的游客比较多,导游也就领着我们到几个有特色的景点进行游玩,剩下的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的。顺便说一句,景区内配有免费领玩的导游,其他的景点也可以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上听讲解,十分方便。
进入每个建筑的大厅,都能看到相似的布景,方桌楹联、东瓶西镜、字画古钟,这些都是典型的徽文化展现。每当钟声响起,与花瓶、镜子一起取谐音,组成终生平静之意,也表达了徽州人对外出做生意的家人与身边家人最虔诚的祷告。另外,西递各家各户的楹联也是景区的一个看点,很多都体现了徽州人委婉、谦让的风格,也是礼仪的外在体现。
有意思的“月牙桌”在一些建筑里,可以看到两边墙壁都靠着半张桌子。这些桌子叫做“月牙桌“,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圆桌,也象征着团圆的意思;分开后如半月,靠在墙边使用。古徽州家庭里男子大多外出经商,男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里人就用半张桌子吃饭,等男主人有空回家时,才会把另外半边拼在一起使用。因此,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客人看到桌子的使用情况,就能知道男主人在不在家,同时,家里的老人、妻子与小孩肯定也是时刻期盼能使用完整的桌子的。
这块石碑原来是村口的标识,文革年代为了保护石碑,当地人把它取下来,刻字一面朝下,铺在地上当地砖使用。后来这家主人觉得可惜,就把石碑取回家藏起来了。文革结束后,这块石碑也就成了这户人家的传家宝。
这户人家的建筑风格与当地显著显得格格不入,而很多人却觉得十分眼熟。其实这家主人先祖在北方经商,受北方文化的影像,回来后将房子建成了四合院的风格。
高大院墙上面的天窗也是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体现了“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古时候徽商发达,很多徽州人外出都是经商,希望聚财聚宝也就不奇怪了。
天然空调,你见过么?这一块小方砖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它的用途。其实,这是古代建房子时候考虑到的“调温”系统,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空调系统。地下温度比较恒定,温差不会太大。当房子里的人觉得太热或是太冷的时候,把青砖上的盖子揭开,里面的气流就能对房子里的问题起到调节作用。虽然这套系统的局限性很大,但也体现了徽州人超凡的智慧。
这个“孝”字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真迹,其运笔厚重,气势恢宏,最具特色的是这个“孝”字充分运用了中国文字象形的特点,其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尊崇长辈的后生,而那人面的后脑却似一猴头,其寓意是尊老、敬老为人,反之则为畜牲。
走在村内,随处可见小巷与写生学生。
整个景区游玩下来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的雄伟壮阔,也能感受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同时,景区内古今结合,现代化气息充斥在街内巷间,让古村落重新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如果你想静下心来认真品读徽州,西递绝对是最理想的去处。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