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不说洛阳的景色,就单单是洛阳两个字就觉得很有意境了。长安城和洛阳一直都是心目中最美的地方,毕竟名字就那么美。
行程
DAY 1:丽景门楼,老集
DAY 2:龙门石窟,关林,博物馆,开元音乐喷泉
DAY 3:嵩山少林
DAY 4:白马寺
原先奔着赏牡丹去的洛阳,也改了目的——奔着“五岳之一的嵩山”去
洛阳北郊机场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
丽景门
丽景门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
丽景门
丽景门被誉为洛阳第一楼,始建于隋代,是洛阳老城的西大门,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丽景门的箭楼、城门楼加瓮城,城墙和丽景桥并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的美誉。有诗人用:“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
登楼需要门票,这里有"河洛文化长廊"和"帝王史馆"。
开放时间:夏季 08:00—22:30 冬季 8:00-18:30;门票30元,学生证半价。
洛阳老街
老街文化形成于金中京,是在隋唐东都的东城旧址上兴建的。两旁林立的商铺,可以吃到洛阳当地各色美食。洛阳水席和汤品是洛阳最具人气的美味,还有胡辣汤、洛鲤伊鲂、浆面条等都是当地有名的特色美味。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开放时间 2月1日-3月31日:售票8:00-17:00,闭馆18:00;
4月1日-10月7日:售票7:30-17:30,闭馆18:30;
10月8日-10月31日:售票7:30-17:00,闭馆18:00;
11月1日-1月31日:售票8:00-16:00,闭馆17:30;
夜游售票时间:19:00-20:40(21:00停止入内);
开灯时间:19:30;
清场时间:21:00停止入内,西山石窟21:00闭馆,香山寺22:00闭馆
票价:100元
讲解器:20元
洛阳关林
关林(圣人墓为林,皇家墓为陵,贵者为墓,民者为坟)全国只有“二林”~孔林和关林
--关林因葬有关公的首级而得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如今占地百亩。
--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
--古建筑群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舞楼
--每年9月29日,这里都会举行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届时,海外关庙人士和宗亲组织纷纷来到关林,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
票价:40元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洛阳博物馆
位于洛阳新城区,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共两层,一楼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夏季08:30-17:30 冬季08:30-17:00。
对面是隋唐城墙遗址植物园,不远还有中国国花园
-中国国花园
距博物馆2站地约半小时
开放时间:7:00-19:00
用时参考:半天
门票:早期(4.1-8)40元;盛花期(4.9-25)50元;败落期(4.26-5.5)40元
-隋唐遗址植物园
洛阳博物馆门口
开放时间:7:00-19:00
门票:50
用时参考:2小时
博物馆门口77路到长兴街政和路口北下车,真不同饭店,晚餐后可以步行到市政府后的开元湖观音乐喷泉
开元湖音乐喷泉
洛阳音乐喷泉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包括有世界上最长的数控跑泉(369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综合水景工程(喷泉区域约12 万平方米),世界首创的高科技水形(百变喷泉),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控定位系统(360度无差别定位的数控摇摆),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变频阵列。
开放时间星期六晚20:00,若遇季节、节假、维修等原因进行调整时,另行通知。
国家假日、节日都要开放。如国庆,五一等
嵩山
嵩山属伏牛山系,中国五岳之一,因位居中原大地之中,天地之中,通称为中岳,东西横卧,雄峙中原,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
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
太室山共三十六峰,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
古人以太室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
太室山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
太室山南麓的嵩阳书院,是嵩山儒家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少室山中的少林寺,是嵩山释家的象征。
少室山——三皇寨景区门票(含少林寺):100元
少林寺开放时间8:00-17:00
太室山——嵩阳书院;中岳庙开放时间:8:00-18:00
嵩山
嵩山
嵩山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
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300多平方米。
塔林在少林寺西300米的山脚下,是自唐朝以来历代少林寺主持的墓地,1000多年来,已经建成250多座,是我国最大的塔林。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国际佛殿苑:
印度佛殿,于2010年举行盛大的印度风格佛殿落成仪式。
缅甸佛殿,2014年6月30日,"缅甸风格佛塔落成典礼暨安奉开光法会"在白马寺隆重举行。
泰国佛殿,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1997年举行佛殿落成和佛像开光典礼。
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
开放时间:7:30至19:00,景区开放时间节假日、淡旺季会有调整。
票价:35元
讲解:50元
洛阳火车站乘56路公交车终点下车,关林庙乘58路到终点站下车。
出行
出游时间:4月1日 周六 13:00~4月4日 周二10:00
DAY1
丽景门——三彩艺术博物馆——老街
出去一趟行程排得紧紧的,争分夺秒……能多逛一处是一处
赶在假期前的下午飞去:4月1日,大连周水机场 15:00~洛阳北郊机场 17:00
飞机晚点1小时,18点到达
出机场后,道对面就有公交车站,83路开往洛阳站
7天连锁酒店(洛阳火车站店)
洛阳火车站
洛阳火车站
办理酒店入住手续,晚上7点来钟,向丽景门出发
酒店门口,乘5路公交,西关下车,步行往丽景门
丽景门
丽景门
丽景门座落在老城中心,倚护城河。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丽景桥和护城河等部分组成
丽景门
城门楼上设有天后宫、九龙殿、贤良庙、观音阁、城隍庙等大型号宫殿
丽景门
沿着雕梁画栋的弧型长廊,曾是历代进行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灵祈福纳祥之处,这里有“河洛文化长廊”和“帝王史馆”。 河洛文化是中化民族文化的祖根文化,河洛文化长廊里展示了众多的河洛历史名人及其对社会进步做出的卓越贡献。
丽景门
有九位功绩卓著的皇帝的仿真塑像在丽京门城楼景区九龙殿内供奉
丽景门
城内是云集老字号商铺的文化街。许多博物馆、艺术馆等,也在丽景门周围
三彩艺术博物馆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集洛阳三彩艺术的研究、制作、展示和销 售于一体。位于博物馆二楼的洛阳三彩艺术展厅是三彩艺术欣赏、展示和传播中心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洛阳三彩"发展到今天,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创立的"三彩艺"釉画又以无可比拟的丰富釉彩当之无愧的站在了历史的至高点。它是在"洛阳三彩"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施釉和烧制技术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洛阳三彩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经宋辽,至明清,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汉三彩"的滥觞之始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南北朝"的承前启后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唐三彩"的盛世华章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宋三彩"的清淡雅致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辽三彩"的别样风情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明三彩"的富丽堂皇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清三彩"的繁复精美
老集
洛阳老街
不翻汤,豆腐汤
洛阳老街
去丽景门的路上,在车上看到亮灯的这里很漂亮,想着回来要走到这里照个灯景,可是往回走的时候过了十点,熄灯了
DAY2
龙门石窟——关林——洛阳博物馆——真不同——开元湖音乐喷泉
龙门石窟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
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因龙门东山的岩层比西山的薄,不便雕凿大型造像。
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
隋代作品的代表是宾阳南洞
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等。
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潜溪寺,是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
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
窟内洞顶漕进为一朵潜刻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
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
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动传神
龙门石窟
通过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一敞口石龛,正壁上嵌有一块宋代陈挎写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草书石匾。这是北宋道士陈传所书,是一个仕途落魄,以隐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赏识的传奇式人物,先后在武当山、华山等地修炼。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过石匾,南行数十步,并排坐西向东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
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宾阳三洞还可以理解为“寻为宾阳盖寅宾日出之义”,即朝阳或向阳之意。延昌四年,就是公元515年宣武帝崩。年仅7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政权实握在他母亲胡太后手中,由于宫廷发生内乱,故宾阳的雕刻工作实际停止。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宾阳中洞。
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的。
宾阳三洞是由三个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同。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宾阳中洞高9.8米,进深和宽均为11.10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结中国跌坐(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两脚交结,脚背挨着左右股上),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表示说法印,本尊坐前有两只昂首挺胸、姿态雄健的石狮。胸毛左右分向后披,这是北魏雕刻狮子的特征。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南北两壁还各有造像一铸,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在宾阳洞诸像的后座上,雕饰着众菩萨、弟子闻法浮雕像。窟顶做琼隆形,中央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有八个伎乐和两个供养天人。供养天人为飞天。飞天在佛教艺术中被称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满身香气的美丽仙人。这就是《法华经》中所述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
中洞内前壁的南北王侧,自上而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
龙门石窟
宾样南洞。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
龙门石窟
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龙门石窟
摩崖三佛龛
龙门石窟
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
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
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龙门石窟
惠简洞是西京(长安)法海寺僧惠简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功德窟。因洞内主佛及右侧弟子阿难面酷似龙门卢舍那大像龛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称“小卢舍那大像龛”
龙门石窟
老龙洞
龙门石窟
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雕工精细,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奉先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
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香山寺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
龙门石窟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
龙门石窟
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龙门石窟
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
白园龙门东山叫香山。这一山谷叫青谷。青谷把香山北坡分出了一座山峰叫琵琶峰。白园就沿青谷而入,绕琵琶峰而建。占地44亩,错落有致,巧为装点。
园内分区,有青谷、墓体、诗廊、管理四块。
龙门石窟
青古区养着悦人耳目的翠竹,白居易起居的情态都在这里,主要景点有乐天堂、听伊亭、松冈亭等,白居易的塑像就在乐天堂内。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墓体区则是白居易的坟冢,这里的纪念物与苍柏牡丹相映衬,肃穆之外更有一份雅趣。古碑、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庐设计独特。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诗廊区则收藏展出了与白居易所做诗文有关的当代书法、画家作品,道时书屋、翠樾亭里陈列有白氏所著的各种版本及生平事迹。
龙门石窟
关林关林,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依伊水清流,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问,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
洛阳关林
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
洛阳关林
洛阳关林
仪门建于明万历年间,取"有仪可象"之意,是当时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场所。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称仪门。门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十分珍贵。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西侧的"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由仪门到大殿,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由在洛客商捐资,依宫殿式样修建。
石狮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百狮百态,惟妙惟肖。因御道甬柱、栏板多为信众所捐修建,祈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刚上·故上多雕刻铜钱纹饰,寓意四方来财,故民间又称之为"生财之道"。
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
拜殿:位于正殿之前,与之相连,是春秋大祭之时百官僚属谒拜之所。殿中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
平安殿:又称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庙院的中心,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吴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来,多在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
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
五虎殿:财神殿西侧配殿,五虎殿是供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殿宇,故称。明万历二十年(1592)重修。
娘娘殿:财神殿东侧配殿,建于明代,供奉关羽夫人胡氏、女儿虎女和儿子关兴。殿内东西两侧绘"祛病祈福图"和"求子还愿图"。民间流传胡夫人能祛病送子,故人们多在娘娘殿前燃香祛灾、诚心求嗣。
三殿又称春秋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殿前有旋生和结义两株奇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立于关林(冢)前奉敕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是关林称"林"的重要依据,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
关冢,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石坊,宽10米,高6米,三门道。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五字,坊上题联甚多,均是歌颂关羽之作,书体皆为明清书法,值得欣赏。
八角亭,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构筑奇巧,别具一格。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碑记"四字。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旧时帝王墓称陵,王侯墓称冢,百姓墓称坟,圣人墓称林。关羽被尊为"武圣",故其墓称"关林"。关林俗称关帝冢。
洛阳关林
洛阳关林
洛阳关林
洛阳关林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
博物馆是主楼和辅楼组成,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主楼内的展品。主楼共两层,一楼是通展,二楼是博物馆的精品展。
洛阳博物馆
王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政协委员,现任洛阳博物馆馆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
洛阳博物馆
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洛阳博物馆
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
洛阳博物馆
唐代的三彩灯
洛阳博物馆
三彩白釉马
真不同饭店(政和路店)选择政河路店是因为晚上要去开元湖看音乐喷泉,真不同饭店到开元湖走走就到,正好饭后溜达过去
博物馆门口77路公交,到长兴街政和路口北下车
开元湖音乐喷泉
沿着市政西街溜达去开元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元湖音乐喷泉
开元湖音乐喷泉
7点来钟溜达到湖边,也不确定是不是开喷泉,在湖边找了处坐着歇歇,吹吹不冷的晚风,等到了8点,还算走运,喷泉开放了
开元湖音乐喷泉
开元湖音乐喷泉
洛阳音乐喷泉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包括有世界上最长的数控跑泉(369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综合水景工程(喷泉区域约12 万平方米),世界首创的高科技水形(百变喷泉),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控定位系统(360度无差别定位的数控摇摆),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变频阵列。
开元湖音乐喷泉
DAY3
嵩山--少室山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是其总名。古人以太室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
因为时间有限,这次选择去少林寺所在少室山……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山势陡峭峻拔,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
汽车:洛阳站-登封
再打车到三皇寨景区门口,费用为40元左右
门票包含在少林寺通票100元
嵩山
嵩山
三皇寨禅院入口-三皇殿-悬天洞、仙人洞-一线天-石门-过崖吊桥-连峡谷-悬空栈道-缆车索道-晋爻森林景观-停车场-塔林-少林寺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嵩山
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的少室山脚下,有一片中国最大的塔林。它南临少溪,背依龙虎岭,东接伏牛山脉,西依当阳坡,林木葱郁,环境秀美幽雅,这就是著名的少林塔林,它是少林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
少林寺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据传,印度名僧菩提达摩禅师曾驻锡于此。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300多平方米。
嵩山
嵩山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
DAY4
因为要赶中午的飞机回,就要赶个大早去白马寺,便在白马寺周围找家宾馆歇脚
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
山门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正面镶嵌“白马寺”匾,寺门外有两匹相对而立的青石马,形态温顺,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于1935年迁移至此。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乃明代建筑。顶作单檐九脊歇山式。在殿脊正面是“佛光普照”,背面字为“法轮常转”,正脊两端饰鸱尾。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汉代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
殿内正中须弥座上供奉塑像七尊,正中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于须弥座,像高2.4米。
左侧站像为大弟子迦叶罗汉,立于莲台,被尊为传承佛法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阿难、立于莲台,被尊为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迦叶左侧坐像文殊菩萨像,阿难右侧坐像为普贤菩萨。
大佛殿内的释迦牟尼佛与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尊”。
最靠边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
殿后面北而坐为观世音菩萨像。
殿东南角悬挂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大钟一口,重2500公斤,上刻铭文“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前洛阳城内也有一口大钟,两钟会产生共鸣,民间有“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俗语,洛阳八景之一的“马寺钟声”就是此处。现在每年元旦的时候,这里一般都会举办传统的撞钟活动。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殿”,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为元代重建,殿中内置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在上层龛额正中,雕有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其两翅向左右张开,两翅下方,各雕一人,一臂侧上伸,一臂曲肘,作跳跃腾空状。在大鹏金翅鸟的两边,各雕有三条龙。
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
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
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雄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摩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
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以示纪念。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
大殿南北长14.4米,东西宽7.5米,高10米,其廊柱与墙面均用大理石镶嵌,三重檐,顶饰琉璃瓦,具有鲜明的泰式建筑风格。在该殿之中,供奉泰国友人赠送的铜佛一尊。
缅甸风格佛塔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径51.71米,底层为展览厅。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贡榜王朝的缅甸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东、西两方除主门之外还各有一个简约的小门,高3.75米,小门上用缅甸文写有"大金塔(梵文音译)"字样。
主体建筑布局规整,别具匠心。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说法时的雕像,顶部安装有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透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围。大佛殿底部设计有水系,俯瞰大殿及水系,犹如盛开的莲花。
行程至此也差不多到返程赶往机场的时间了,没来得及去齐云塔,白马寺附近的狄仁杰墓……
附:
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主要建筑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其中,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金修释迦舍利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25米,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于1990年建成,占地15亩的齐云塔院。该院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在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放生池、石拱桥、齐云塔等建筑。
1999年前后,白马寺寺院把白马寺镇政府所建的"狄公祠"收归寺院所有,并进行改建。此外,还新建了假山、观赏亭、放生池等游览设施。
最后
匆匆的回正如我匆匆的来,短短的几天还没游览尽兴,等待下次机会……
太室山、牡丹花……会是再次来洛阳的理由……会是哪年哪月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