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凭什么能连火几十年?
云南旅游率先崛起,并且保持了20多年的热度,可以称得上中国旅游业现象级的事件,究其根本,除了世博会带来的绝佳开场外,离不开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首先是“四季如春”的气候优势,虽然云南纬度较低,但是海拔较高,所以全年温差较小,呈现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征,比如昆明,常年达不到连续五天22℃的入夏标准,被称为没有夏天的城市,属当之无愧的“春城”。
其次是多山多水的地理特征,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加上发达的水系,为云南造就了丰富瑰丽的景观。
最适合旅游的气候,加上风格迥异的美景,让云南成了一个一年四季皆可游的目的地。
云南旅游的成功,引发了不少省份效仿和追赶,在随后激烈的竞争中,云南曾一度掉队,为此,云南旅游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并先后实施“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持续推动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经历过辉煌与落寞的反差,云南明白了一个道理:先天资源禀赋再好,也少不了精心悉心的经营。
具体来说,云南旅游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摒弃以往门票型、观光型的粗放式旅游经济,转变为体验型、休闲度假型为主的新模式。
这场“革命”带来了不少阵痛,但现在看来,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来看一组数据:
2012年至2018年,云南旅游业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占全省GDP的比例从16.51%一路升到了50.28%,而在世博会召开的1999年,这一占比仅为5.1%。(数据源于省文旅厅官微)
这才是云南最有分量的支柱产业。
经过三年疫情后,云南旅游不仅迅速恢复,而且增长率也位居全国前列。
2022年,接待游客8.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21.2%。
2023年,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4%。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二,排第一的则是邻省贵州(12.84亿人次、1.46万亿)。
今年以来,增幅依然可观,省文旅厅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省接待游客5.7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7444.49亿元,旅游人均消费1288.6元,同比分别增长7.3%、16.4%、8.5%。
由此可以预见,云南旅游乃至旅游产业链延伸的旅居康养都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云南旅游还有新意吗?
但云南旅游火了这么多年,也难以避免的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当游客玩遍了云南后,云南还有什么招数吸引回头客?更进一步还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让游客留下来,从游客变身为旅居客。
第一个问题云南正在解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云南一半的游客来自省外,其中“回头客”占比超过3/4。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游客其实都是来云南玩过2次以上的“熟客”,称得上是云南的粉丝了。
这不得不归功于云南旅游的新意叠出,没有因为“老天赏饭吃”而停留在舒适圈内。
最近几年,云南旅游屡屡火爆出圈,强劲势头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配合。
2021年,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故事登上热搜,这个看似意外的“爆点”,在宣告天时来临的同时,其实也反映出云南生态环境改善的事实,以及云南抓住热点、利用热点的能力大有进步。
2022年暑期,云南各地旅游爆发,火车站、机场、著名景区,人山人海。媒体惊呼“中国一半的人都来云南了”。
到了2023年春节,热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助力,云南旅游热度再度提升,海埂大坝出现“平均50人喂一只海鸥”的景象,云南旅游的人和优势越来越牢固。
至于地利,云南的旅游资源本来就很强,并且还在不断强化——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古城风韵、香格里拉的皑皑雪山、版纳的热带雨林等传统景区之外,还有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旅程、红嘴鸥跨越山海的春城之约、蓝花楹盛放的花潮之期、斗南花市的鲜花环绕、中老铁路的跨国之旅……云南文旅新IP越来越多。
最新的例子,是暑期在滇池边举办的咖啡嘉年华,9天的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达65万人次,拉动消费近亿元,13600余条相关新闻和资讯传播,人民网、新华社、央视刊播报道,频上热搜。据统计,至活动结束时,全网累计阅读量近9亿次。
“酷暑难耐时到滇池东岸喝一杯咖啡”的松弛感和体验感,之所以新晋为现象级IP,原因在于“滇池+咖啡”的创新组合。
一直以来,昆明独有的气候优势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滇池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优势,成为外地游客来昆明旅游和旅居的首选目的地,海埂大坝喂海鸥、以滇池会展为核心的会展文旅、以山海湾8号为代表的高端旅居,都是依托滇池大IP完善文旅产业链的成功案例。
因此咖啡嘉年华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滇池的文旅优势依然大有文章可做,“滇池旅游黄金岸线”的想象空间和挖掘空间十分巨大。
通过这些案例也证明了,整合资源、文旅融合,不断以创新精神打造新IP,才是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做实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康旅集团走在了前面
2023年,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话题影响力迅速扩大,强劲“破圈”,现已成为云南文旅形象和品质的代名词。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深刻揭示了高质量的文旅所承诺和构建的生活场景与灵魂质量。
今年7月2日,云南省政府座谈会提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共同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特别指出,云南打造这一品牌得天时、居地利、具人和。省委领导多次提出要让游客“留下来”,流量变“留量”,其实是旅游产业链延伸的深层逻辑,也是注意力经济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到“旅居云南”,云南文旅乘势而起的背后,是云南着力培育丰富多样的文旅新场景和新增长点,让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得以具象化地指向了云南。
如果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作为大IP的活力,本质上源于文旅新场景、新体验不断创造和刷新,那么在诠释和实践过程中,作为云南文旅的领军企业,康旅集团起到了表率作用。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康旅集团强大的旅游资源。
云南康旅集团现拥有迪庆、西双版纳、文山等三个地州的核心旅游资源,运营普达措、普者黑等2个5A、6个4A和5个3A级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超1200万人次,以及华尔道夫、洲际、悦榕庄、万豪、喜来登等品牌酒店13家,另外,集团旗下运营有“云缦营”品牌目的地型精品酒店,分布于普洱、迪庆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康旅集团旗下的6个4A景区名气都不小,比如虎跳峡、梅里雪山的知名度其实超过了很多5A景区,先来感受下虎跳峡的磅礴气势:
其次是文旅板块运营机制与体制完成了升级,康旅集团通过成立轻资产运营平台——山海遊集团,推动景区向集中化、平台化、规模化的管理方式转变,加速优质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康旅集团旗下景区服务提质、业态多元化发展,推动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探索沉浸式文旅新体验,打破了过去单打独斗并长期处于“小、散、弱”的格局。
围绕新场景、新体验、新产品打造,康旅集团旗下景区屡屡破圈:
在广南坝美世外桃源景区,还原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场景,新推出可以深度体验的“桃源古人”项目。
在普者黑,把普者黑传统“抹黑脸”祝福、水上夜游、欢乐弦子舞、篝火晚会等文化体验,打造成为沉浸式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新体验。
在普达措、梅里雪山上空飞起热气球,拓展景区空间,带给游客全新角度的体验。
其他的新体验新场景还包括,“普者黑荷花山水音乐会”“香格里拉杜鹃季”“遇见傣王妃”、望天树景区“亚林赛”、“梅里100”越野挑战赛、曼听公园“傣王出巡”剧目、梅里雪山弦子节、“世界的香格里拉”文化旅游节、“首届东巴文化旅游节”、“活力山水2024香格里拉户外行”等……
此外,还推出了自然研学、亲子探险定制化旅游产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虎跳峡高路徒步等特色体验。
与此同时,康旅集团对景区建设持续投入,比如版纳傣族园景区占地1.9万平米的新泼水广场,在今年傣历新年——泼水节期间投入使用,全新场地和设施可容纳上万人,带来氛围更浓烈的狂欢体验。
一系列新场景、新体验的推出,丰富和深化了景区的内涵,也成为激活传统景区和集团文旅产业的新增长点。其增长不仅表现为大幅强化了对新游客的吸引力,也不断诱惑着回头客再赴云南,进而促成从游客到旅居客的转化。
如果综合气候、生态、生活配套等条件,大部分人都会把昆明作为“旅居云南”的最佳选择,而滇池沿岸则是旅居客最为集中之地,其中山海湾8号以独一无二的观滇视野和居住品质,成为昆明乃至全云南旅居的首选。
“每10个在昆明买房的人中,就有3.5个来自省外”,而在山海湾8号,省外旅居客的占比则高达70%以上。深挖滇池大IP,持续吸引省外旅居客群,山海湾8号做到了。
作为康旅集团的旗舰旅居项目,山海湾8号也为集团文旅产业逻辑实现了完美闭环。
通过全体系构建体验型、互动型、旅居型文旅新模式,康旅集团旗下滇西南雪域高原风光、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湿地景区、滇西南热带雨林特色的全域旅游资源,以及高端旅居项目都焕发出全新活力,以往粗放的门票经济、观光经济,真正转化为以体验感为核心、精细化运营的综合文旅经济。
可以说,如何做实和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康旅集团给出了满分答卷。
用户评论
云南风景确实美如画,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旅行圣地!但你说得对,每次去都有些重复路线,希望以后能开发一些新的景点,更深入体验地方文化,比如民族体验、传统手工艺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很有道理,旅游嘛,新鲜感是第一位的!云南的风景不错,但是过度商业化确实让人担忧。希望能有一些更有深度、更环保的游玩方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个经常去云南玩的游客,说实话,感觉越来越套路了,每个地方都差不多,景点也越来越拥挤。真的希望云南能保持它的自然之美,别把原本纯净的地方变成商业化的“网红脸”。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云南旅游新意一直都有!比如青海的藏区文化、德钦的雪山秘境,这些地方体验更深层次的文化和自然魅力,绝对是老少皆宜的新去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旅游开发要是把新鲜感抹杀掉就没意思了!云南发展得这么快,但希望不要失去最初的淳朴与宁静,保持这份独特风情才是最重要的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云南的美景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每次去都有新体验!不过,确实感觉有些热门景点游客太多,影响了观赏体验。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加原始、安静的地方,享受宁静的旅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云南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仙境,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我着迷!但要保持旅游的新意的确需要好好思考,比如开发一些沉浸式体验项目,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云南的多元文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旅行爱好者,我觉得云南永远都不会腻!因为无论是景色还是民俗都很有地方特色,而且开发的景点也非常多样化。只要善于发现,总能找到新的惊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建议可以多宣传一些深度游路线,比如古丝绸之路、少数民族文化之旅等等,让游客体验云南不一样风貌,挖掘旅游更深层的价值。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很多云南的景点都趋同化了,缺乏特色和创新,希望以后能更多地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云南风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地方都会有新的变化,云南也不例外!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云南会不断探索出更加新颖、有趣、环保的旅游方式,带给游客更美好的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云南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每家景区都希望能做出差异化特色来吸引游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品的创新,比如开发一些主题游览线,例如美食探险路线、摄影拍摄路线等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建议可以关注一些当地老一辈人的故事和文化遗产,让这些珍贵的记忆能够传承下去,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这样才能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底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云南的自然风光确实很美,但也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游客应该做到文明游玩,避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云南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手工艺品,希望以后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展览和体验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云南的多元文化!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云南的旅游景点的开发要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这样才能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例如探险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云南的“地貌奇观”一直都是让人叹为观止之处!希望能看到更多地形的科普讲解,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些奇妙的地质现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