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剑阁旅游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武汉:城市中的湿地绿洲,自然与繁华的完美融合

编辑: 时间: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741

大家好,武汉:城市中的湿地绿洲,自然与繁华的完美融合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武汉:城市中的湿地绿洲,自然与繁华的完美融合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长江流经的城市中

她有着“江城”的美名

这里

通江达海、江汉朝宗

图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有人说

生活在这里真幸福

江景房、湖景房满大街都是

武汉江景。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有人说

这里的人都是天生的“浪里白条”

到凌波门“跳东湖”

到汉阳门“下饺子”

到长江里游个泳

乐此不疲

武汉渡江节——武汉一年一度的游泳盛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66个湖泊星罗棋布

165条河流交错纵横

145公里长江岸线蜿蜒曲折

1624平方公里湿地美景如画

这就是武汉

一座伴水而生的城市

一座美丽的“湿地之城”

“江城”武汉。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

沧海桑田

滚滚长江东出三峡

进入云梦泽后放缓脚步

江水漫流 泥沙俱下

冲击成为壮阔的江汉平原

武汉就位于古云梦泽地带

江汉平原东部

武汉江景。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据《左传》《国语》记载

“云梦”地域广阔

原为先秦时楚王的狩猎区

东至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

西至今宜昌、宜都以东

北至随州、钟祥、京山一带

南面以长江为缘

3500多年前

依水而建的盘龙城

被视为武汉的“城市之根”

从前的先民

枕水而居 靠水而作

西汉以来

由于长江和汉江泥沙淤积

加之人口增长、农田开垦等原因

古云梦泽最终演化为现在的江汉湖群

武汉“百湖之市”的地理形态由此形成

如今的武汉

是“一座湿地上诞生的城市”

蓝天白云下的武汉,一幅美丽的城市风景画。新华网发 赵军 摄

湿地、森林、海洋

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广义上的湿地包括

沼泽、池塘、湖泊、

海洋的边缘、河口的三角洲等多种类型

湿地覆盖了地球表面仅6%的面积

却为4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被称为“地球之肾”

在漫长的岁月中

武汉依赖着湿地

湿地改变着武汉

人与自然在发展与冲突中

不断寻求平衡

2

湿地之城

武汉的湿地资源“家底丰厚”

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

湿地资源位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

有10个湿地公园

其中6个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

安山国家湿地公园、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

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是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

建设了

蔡甸沉湖、江夏上涉湖、新洲涨渡湖、

黄陂草湖、汉南武湖

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武汉新洲涨渡湖湿地“水上森林”。新华网发 张斌 摄

湿地遍布武汉13个行政区

承载着这里千万人的生活

武汉金银湖湿地全景。新华网发 程力革 摄

2013年

沉湖湿地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让武汉获得了

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敲门砖

候鸟翔集沉湖湿地。新华网发 魏斌 摄

沉湖湿地

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

总面积115平方公里

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自然湿地

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湖泊群中

唯一的一处典型淡水湖泊和沼泽湿地

沉湖湿地美景。新华网发 王玉明 摄

曾经的沉湖

鸟儿们破坏庄稼

村民们捕鸟食鸟

人与鸟一度矛盾激烈

2013年10月

武汉在全国率先推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提出对野生动物取食或为了保护湿地

造成的经济损失

给予农户一定补偿

鸟儿“吃饭”有了政府买单

这一暖心举措

让野生动物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也让沉湖湿地成为候鸟天堂

沉湖湿地美景。新华网发 张斌 摄

青头潜鸭、黑鹳、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

纷纷现身沉湖

最多时有近8.5万只候鸟来此越冬

沉湖湿地因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被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东湖

一颗镶嵌在城市中央的绿宝石

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

是武汉最有名的湖泊

也是武汉一张世界级的生态旅游名片

武汉东湖“老鼠尾”风光。新华网发 赵广亮 摄

城市发展过程中

东湖曾饱受污染困扰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一场漫长而艰苦的东湖治理战拉开帷幕

从全面截污到排口整治

从退渔还湖到生态修复

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东湖迎来了美丽蝶变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新华网发 蒙晓东 摄

秋高气爽 漫步东湖

阳光直透湖底

水草清晰可见

鱼儿穿行其中

水鸟翩翩起舞

武汉东湖绿道。新华网发 杨亮 摄

绵延100多公里的东湖绿道

串联起一个个世界级环湖景观

吸引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青山江滩

喧嚣的江水边

人们惬意地享受都市慢生活

这里曾是满目疮痍的工业码头聚集地

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

如今已成为滨水乐园和网红打卡地

武汉青山江滩莺飞草长、绿意盎然。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不仅风景优美

它还是湖北省首个“海绵”江滩

城市、堤防、江滩、水景的有机结合

使它一举获得国际C40城市奖

“城市的未来”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在武汉

湿地是星罗棋布的湖泊

是穿城而过的江河

更是四季变换中老百姓家门口的湖光山色

位于武汉闹市区的解放公园,是武汉市最有代表性的城区公园之一。新华网发 王芳 摄

武汉西北湖公园——城市中心的小微湿地改造典范。新华网发 李永刚 摄

武汉将全力打造“湿地花城”

通过修复湿地生态、

建设湿地公园、打造田园花海

让市民乐享湿地之城的江湖风韵和繁花似锦

3

美美与共

十年来

武汉经济总量

始终位列全国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

与此同时

武汉的湿地面积整体趋于稳定

湿地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航拍武汉。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为了守护好一城湿地

很多普通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

成就了不平凡的故事

秉承“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武汉在湿地保护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之举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

率先为湿地保护立法

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

提出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实行

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分区管理

在全国率先推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和养殖方式

率先编制

《武汉市小微湿地保护和修复指南》

通过建设小微湿地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把防洪江滩建成百里生态画廊

让长江大保护的“武汉经验”走向世界

此外

武汉还充分发挥“大学之城”的科创优势

联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30余个NGO组织、20余万志愿者

形成湿地保护的强大合力

……

如今的武汉

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新华网发 舒运平 摄

“水中大熊猫”青头潜鸭

把武汉当作“中国最南繁殖地”

武汉江夏潴洋海湿地公园的青头潜鸭。新华网发 李梓固 摄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连续9年在武汉天兴洲越冬

武汉天兴洲越冬的黑鹳。新华网发 魏斌 摄

截至2022年9月底

武汉市发现并记录到445种野生鸟类

包括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候鸟翔集。新华网发

如今的武汉

是一座“国际湿地城市”

是全球现有的国际湿地城市中

唯一的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

武汉的湿地保护成果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武汉江景夜色。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

武汉的湿地故事

是中国履约3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2022年11月5日—13日

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在武汉召开

这是中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湿地盛会

也是大会首次在“国际湿地城市”举办

我们将向世界讲述武汉湿地的故事

也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新时代的美丽中国

东湖秋色。新华网发 靳进 摄

湿地滋养着武汉

人们呵护着湿地

人与自然美美与共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美美与共

万物共生 诗意栖居

这就是武汉

一座湿地上的城市

用户评论

孤自凉丶

确实,武汉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既有热闹繁华的都市气息,又保留着自然生态的美景。喜欢武汉这种充满活力的环境,让人感觉既舒适又充满希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離

我这次去武汉才知道原来湿地还能这样利用建设成公园,真的很美观,而且很环保。 佩服武汉市政府对城市规划的远见啊!走在公园里真让人心情愉悦,这完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湿地,湖面波光粼粼的,鸟群在上面飞翔,太神奇了!我之前一直觉得武汉没什么好玩的,结果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真想多来几次感受这种宁静安谧的美景。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心叵测i

城市建设确实不能忽略湿地的价值,一方面可以起到环保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为市民提供休憩的地方,武汉做得很好,希望其他城市也能学习借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伤离别

我是武汉本地人,从小在这里长大,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改变。从过去的工业强市到如今环境优美的城市,这变化确实很震撼。湿地公园的建设把武汉变得更美好,让人们更加喜爱这份家乡的温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我一直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湿地上的城市’ 寓意深刻啊。 武汉既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又有一片片的绿色湿地,这样的城市规划理念真是很棒,能够很好地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其实我觉得这种宣传方式有点过于理想化,真实的环境未必能像标题那么美好吧?希望武汉能真正做到“湿地上的城市”,而不是仅仅为了宣传而搞得形式主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说实话,我对武汉的印象一直不太好。 以前觉得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不好,环境也比较脏乱。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似乎对武汉产生了新的认识。原来它还能有这样的美好风景,这也让我想去探索一下这座城市的美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标题很有诗意啊,感觉可以写一首关于武汉的爱情诗词了! 湿地美景,也许也象征着武汉爱情里的一种温柔与浪漫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猫腻

作为一名环保人士,我非常支持武汉政府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建设。 希望所有大城市都能学习武汉的经验,把生态环境做得更好,让城市更绿色、更可持续发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武汉作为一家很有活力和发展的城市,应该在未来继续发挥优势,做好城市功能布局和交通体系完善吧。 湿地确实很好玩,但生活必需品和便利设施也重要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我喜欢标题里的 "湿地上的城市" 这句话,感觉很有特色! 对武汉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这座城市发展很快,同时也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值得我去探索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些过度渲染了武汉的“湿地”元素。 很多大城市都有湿地的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像武汉一样将其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 希望媒体报道能够更加客观真实一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武汉这个名字和这片湿地有什么关系呢? 我知道 Wuhan 是湖北省首府,也是一个经济、交通中心城市。 期待了解更多关于武汉和湿地的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我住在北方,一直以为南方城市都热气腾腾,一点绿意都没有。 看到武汉的湿地公园照片后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美丽的地方! 这让我对南方城市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以前总觉得武汉是个工業城市。 看这篇文章才知道它还这么自然富有生机啊! 有机会一定要去那里看看,感受一下 "湿地上的城市魅力" !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追求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武汉这样做,虽然不容易,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我比较喜欢武汉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希望可以多举办一些科普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价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