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剑阁旅游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AMD Ryzen 5000G APU 游戏指南

编辑: 时间:1970-01-01 08:00:00 浏览量:2478

今天给各位分享AMD Ryzen 5000G APU 游戏指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这一代Ryzen 5000G处理器代号“塞尚”,基于7nm工艺打造,采用Zen 3 CPU架构和Vega GPU架构。首批在零售市场推出的两款型号是Ryzen 7 5700G 和Ryzen 5 5600G。分别是8核16线程和6核12线程。与上一代机型相比,核心处理器频率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由于上一代Ryzen 4000G处理器并未在零售市场正式销售,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我们希望这一代能够解决零售相对短缺的问题。

除了目前市面上零售的Ryzen APU处理器之外,其实还有很多OEM衍生品,比如基于APU的品牌游戏机或者SFF/UCFF规格的主机,甚至是最近试图掀起一股潮流的PC掌上游戏机,全部都是这些被认为是Ryzen APU 处理器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功耗控制所选择的解决方案。

因为相关的安装要求很多,所以这次我们将对Ryzen的“性能”、“超频能力”、“视频效果”、“散热要求”和“安装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测试和建议5000G处理器。

01/ 性能表现

桌面级Ryzen 5000G APU产品,基于7nm工艺,采用Zen3 CPU架构和Vega GPU架构。性能测试部分主要关注Ryzen 5000G的“CPU性能”和“GPU性能”。

测试平台

CPU:Ryzen 7 5700G、Ryzen 5 5600G 主板:微星B550M MORTAR 内存:金士顿DDR4 4000 8GX2SSD:金士顿NV1 2T 电源:FSP Hydro G Pro850 散热:NOCTUA NH-P1+ 风扇设置说明:主板默认设置、PBO 选项默认( auto),内存频率设置为3200(FCLK1600)。

「CPU性能」:抛开频率上的细微差别,相比上一代Ryzen 4000G,Ryzen 5000G处理器最显着的就是CPU部分换成了Zen 3架构,因此IPC性能得到提升,处理器的L3 缓存加倍。是16MB。

为了方便参考,添加了i7 11700和Ryzen 7 5800X的测试数据,方便参考。

第一个是“CPU基准性能”。从实际测试表现来看,Ryzen 7 5700G的性能对标相似规格的i7 11700,略低于频率和缓存更高的Ryzen 7 5800X,而Ryzen 5 5600G的性能对标i5 11600和锐龙5 5600X。

“生产力项目”:这里我们测试了三款渲染软件的基准测试程序:blender benchmark、corona 1.3 benchmark和V-Ray benchmark。

Blender benchmark和corona 1.3 benchmark主要测试渲染时间,所以时间越短越好。 R7 5700G和i7 11700的渲染时间基本相同。

这里的V-Ray基准是测试分数。因为是最新版本,之前没有其他CPU测试数据,所以只能自己对比一下。

PCIe3.0总线:与Ryzen 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类似,Ryzen 5000G PCIe仍然是PCIe3.0,共有24个通道。因此,可以选择与之匹配的存储设备为PCIe3.0设备。

我这里测试的是金士顿的NV1 2T,这是一款高性价比的PCIe3.0 SSD,比较适合日常娱乐或者常规办公场景。 1000多点的价格就能实现2T的容量。

「GPU性能」:GPU方面,Ryzen 7 5700G内置了Vega8,Ryzen 5 5700G内置了Vega7,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频率和GPU单元核心数量。

为了方便不同平台上的硬件参考,这里内存频率设置为3200,无需超频。基准性能如下。由于核心和显示架构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核心和显示性能没有明显提升,但仍然是市场上核心和显示性能最强的处理器。

实际游戏表现如何。我测试了三款竞技游戏:《绝地求生》、《Dota 2》和《彩虹六号》,均为1080P 分辨率和100% 渲染。

绝地求生(低画质):Ryzen 7 5700G 平均59 帧; Ryzen 5 5600G 平均56 帧

dota2(最高画质):Ryzen 7 5700G平均54帧; Ryzen 5 5600G 平均52 帧

彩虹六号(中等画质):Ryzen 7 5700G 平均76帧; Ryzen 5 5600G 平均71 帧

Galaxy Breaker(中等质量):Ryzen 7 5700G 平均44 帧; Ryzen 5 5600G 平均41 帧

一般来说,如果你更喜欢MOBA或者娱乐竞技游戏,Vega核显还是可以的。与规格较为相似的Ryzen 5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相比,由于没有功耗等因素的限制,虽然基线性能差不多,但实际游戏帧率也会感觉比较稳定。当然,AMD显卡还有另一个大杀器:FSR

“FSR加速效果”:6月底,AMD FSR(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超分辨率锐画技术)正式上线,友好支持大部分显卡,包括本次发布的Ryzen 5000G。

我以Galaxy Breaker + Ryzen 7 5700G 为例。在基本相同的画面设置下,我测试了超高画质“Ultra Quality”、画质“Quality”、平衡“Balance”和性能“Performance”的FSR 4个设置。 ”,然后我们看看FSR 在Ryzen 5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上是否对提高游戏速度有同样的效果。

实际结果如下。在不同FSR档位下,分别可以获得58、69、82和97的平均帧数。当FSR关闭时,为44帧。性能的提升是肉眼可见的。因此,即使是APU 用户也可以从FSR 功能中受益,并实现画面和速度之间的平衡。

《GPU对生产力应用的影响》:我以Pr+ Ryzen 7 5700G测试为例。相同的材质和配置设置,仅开启硬件加速和软件,分别为5分44秒和8分52秒。相差近3分钟。虽然Vega8和更高端的加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但显卡硬件加速带来的提升还是可以明显看到。

Ryzen 7 5700G的SPECviewperf 13显卡专业性能测试结果与早期独立显卡的性能相当。

02/ 最适合折腾超频的ZEN 3处理器

上一代APU Renoir虽然没有通过零售渠道销售,但仍然成为了少数发烧友的玩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超强的超频性能,尤其是显存和FCLK频率上限,远远优于同代其他Ryzen处理器。处理器,所以这次的Ryzen 5000G APU我也很期待。

本次超频部分主要要测试的“CPU频率”和“内存/FCLK频率”是因为这两个频率对性能影响较大。一方面,目前GPU频率的驱动版本不支持超频,超频增益也不大,所以这次就不做测试了。测试的处理器是“Ryzen 7 5700G”。

「CPU频率」:我手上的大概上限是全核4.7G,也算普通体质了。默认设置下多线程性能略有提升。不过,为了这个好处,我建议懒得理会的人最好每天开个PBO。别紧张。

“内存/FCLK频率”:我对超频这部分的期望很高,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我之前接触过的ZEN3处理器来说,FCLK频率通常会超过2000左右,但是这款Ryzen 7 5700G几乎没有上限,可以一直与内存频率同步,直到达到内存容量的上限。

最后超过了内存4533和FCLK 2267。我测试的这组金士顿DDR4 4000是三星的b-die芯片(也就是现在的Renegade)。之前上限是4500左右的频率,以后我会使用更高频率的内存来测试Ryzen 5000G APU。内存限制。

频率从上到下分别是3200C14、3600C16、4000C18、4266C18、4400C18、4533C18

对于核心图形处理器来说,显存频率相当于显存频率,因此相应的GPU性能也会得到提升。 3DMARK的测试结果略高于默认设置。

《内存频率对应用的影响》:超级内存除了更好地读写数据之外,还有哪些影响?这里我在彩虹六号游戏帧上测试了相同设置下从3200到最高4533的6个频率。数的影响。

这里的游戏测试仍然使用处理器内置的GPU。如果采用APU+高端独立显卡的组合,性能影响也会一样,甚至更加明显。

平均帧数和最高帧数都基本随着显存频率(FCLK分频1:1)的提高而提高。

总结一下:与“APU”的定位有些反差。事实上,如果你超频的话,“APU”可能比普通的锐龙处理器更好玩,因为目前有限的工艺热量积累和本身较高的频率,CPU频率可玩的极限越来越低。然而,内存和FCLK 频率已成为影响性能的其他参数。另外,现在的APU普遍都有优势,所以喜欢折腾的用户可以考虑选择“Ryzen 5000G APU”,与之相匹配的主板,无论是MATX还是ITX,可选型号的可玩性都刚刚好。

03/ 是否支持视频插帧?

APU之所以相对保值,有时甚至涨价,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其出色的视频编解码器支持,比如流行的视频帧填充(帧插值)。

虽然这次的Ryzen 5000G APU 核显部分依然采用了遵循GCN 架构的Radeon RX Vega 核显,这让一些游戏玩家稍显失望,但视频游戏玩家可能会更高兴。毕竟GCN架构还是可以支持BFRC帧插入的。

我这里实际测试过。最新版本的BFRC插件可以实现视频插帧(目前更新到3.4.2),而且插帧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仍然不失为一款强大的视频工具。

对实现方法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搜索BFRC+POTPLAYER+视频插帧。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具体的设置方法。

BFRC插件官网下载链接:https://bluesky-soft.com/BlueskyFRC.html

多媒体硬件解码支持

04/ 对散热器的要求

或许是因为默认TDP不高(65W),这次Ryzen 7 5700G和Ryzen 5 5600G都配备了Wraith Stealth原装散热器。考虑到实际的APU安装会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因此对散热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我实际测试了“原装散热器”+“无源散热器”+“中高端散热器”三个选项。根据最终的结果,大家实际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参考。选择。

测试环境:裸机测试,26空调房,弱自然对流环境。主板默认设置,PBO 设置自动(默认)。

“原装散热器”:附带的Wraith Stealth原装散热器,相信玩家们都很熟悉,就是9cm风扇+铝挤散热片。散热器本身的热解能力比较一般,一般用于打造高性价比的模型或者一些特别迷你的模型。该型号将使用具有相似散热规格的散热器(例如,由于高度限制)。

测试结果其实还不错。在烤鸡测试中,Ryzen 7 5700G最终稳定在82,实际CPU功率为70W*,转速接近2000转,全核频率为4G; Ryzen 5 5600G最终稳定在85,实际CPU功率为75W。转速接近2000转,全核频率4.2G。

虽然主板没有手动启用PBO,但在默认设置下,微星会自动优化处理器,并根据散热器和环境设置最佳的性能和功耗方案,所以实际测试基本超过了默认的TDP功耗。在这种条件下,“原厂散热器”依靠低转速(对于9cm风扇)和散热规格(无热管散热器)来达到这样的效果。另一方面,Ryzen 5000G APU的散热压力并不大,这对于想要打造专用迷你主机的用户来说也更容易解决散热问题。

《无源散热器:NOCTUA NH-P1》:这次专门测试了无源散热器。一方面,NOCTUA近期发布了旗下首款无源CPU散热器NH-P1,另一方面,它也是经典的APU安装方案。其中之一就是无风扇、全被动散热,所以这次只是结合测试,以便有类似想法的用户可以参考。

测试结果,虽然我的测试环境不是特别适合无源散热器(环境对流较弱),但是两款处理器都超出预期的通过了烤鸡测试,最终稳定温度没有超过90警戒线,也没有下降。降频功耗:

Ryzen 7 5700G最终稳定在85,实际CPU功率为72W,全核频率为4G; Ryzen 5 5600G最终稳定在82,实际CPU功率为75W,全核频率为4.2G。

安装测试说明:虽然NOCTUA NH-P1是一款无源CPU散热器,但一般建议这类散热器并不真正需要整机不带风扇。此类散热器的最佳使用环境是风道或使用环境有自然对流,以辅助散热器散热。例如,机箱内部安装有风扇,并且机箱具有基本的对流通道,以避免热量积聚。

所以虽然我这次测试的环境是裸机,但是环境对流非常弱(机器没有位于出风口),所以对于散热器来说并不理想。不过NOCTUA NH-P1最终成功压制了8c16t锐龙7 5700G,可以说已经超出了预期,值得NOCTUA多年的打磨。

《中高端风冷散热器:NOCTUA NH-P1+风扇》:增加了风扇,NOCTUA NH-P1就变成了高端风冷散热器,所以我也添加了相应的测试来模拟近似高端风冷的散热效果。供对比参考。

测试结果显示,温度性能自然下降了不少。在这些条件下,比较适合超频:

Ryzen 7 5700G最终稳定在64,实际CPU功率72W,全核频率4G; Ryzen 5 5600G最终稳定在69,实际CPU功率为78W,全核频率为4.2G。

总结一下:官方自带散热器的事实就说明了问题。 Ryzen 5000G APU的散热压力并不大。日常使用时,只需注意主板上的功耗、电压和PBO设置即可。

*附:现在大家在网上看CPU温度测试的时候,最好也了解一下CPU的实际功率、电压等情况。这些设置对温度的实际影响可能会超过环境甚至散热器的影响。

05/ 几种装机玩法推荐

我之前其实一直在等待Ryzen 5000G APU的推出来安装有相关需求的机器。网友们经常询问相关解决方案的建议。这次我只是简单整理了几款“个人认为”适合搭建APU主机的。推荐组合。

“Mini PC”:这类机柜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DIY版的NUC,或者SFF主机。与品牌方案相比,自由度更高,尺寸相对相似,可以更好地拓展散热上限。

银欣ML10:体积仅有2.8/3.7L,但提供多种搭配方式,支持常规ITX主板。与DTX和SFF主板相比,它有更多的可选配件和更高的性能限制。电源部分需要交流电源。也是目前新盒子中最适合Ryzen 5000G APU的盒子之一。

迎光B1:以前APU的完美搭配是迎光肖邦,不过后来迎光也更新了B1。除了外观设计不同之外,与散热器的兼容性也会更好。它仍然具有内置电源并支持ITX主板。

“卡式炉底盘”:在表情包里流传,可以说和APU是绝配。更神奇的是,在小黄药里居然可以买到网友改装的盒子。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可以考虑一下。但修改质量不确定。

“ITX”:这里推荐的自然不是常规的ITX机箱,而是体积更加紧凑的机箱。在常规安装方案中这可能是一个缺点,但与APU 搭配时却有优势。这类盒子的体积基本可以控制在10L以内。 (甚至5L以内),可轻松放入书包,常支持内置电源,比上述方案多了1个PCIe插槽,可用于扩展设备(M.2 SSD、采集卡、声卡)卡等)。

乔思博T8:我发现这款ITX机箱的受欢迎程度和关注度超出了我的预期。经常有网友询问相关配置建议。如果T8搭载独立显卡方案,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散热,但如果搭载APU,这个问题显然就会得到解决。另外,设计本身带有手柄(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类型的迷你主机带有手柄),确实相当适合搭建APU主机,而且官网还更新了多种猛男颜色。

配件需要ITX主板、ATX\SFX\SFX-L电源(推荐SFX-L),还可以支持容量为8.5L的3.5英寸硬盘。

巧家义乌BO 100:使用形式和T8有些类似,因为外观和手柄设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它支持207mm长度内的独立显卡,但很多喜欢这个盒子的人对性能要求并不高。另外,以前的显卡和短卡的价格并不多,所以也可以考虑搭配APU。其优点本身就是散热上限高。

配件需要ITX主板、SFX\SFX-L电源,大小约15L。

工作室作品:目前还有很多其他类似且适合工作室作品的ITX机箱。此类机箱保留一个PCIE插槽(一般为短卡或半高卡),支持内置电源。一些设计也有改进。手工的话尺寸可以控制在5-8L,也是一种选择。

例如AKLLA A3、机械大师mc18、鱼巢S3和小哲优品A1等。

“HTPC+NAS主机”:HTPC是一个比较老的概念。由于硬件平台的发展,HTPC实际上会发展到数字广播和在线广播,进一步影响装机形式的变化。此类设备本身对存储、平台性能也有强烈的需求

Turemetal UP3\UP3PRO:无风扇+零噪音,这个概念很吸引人。早期,全被动散热的HTPC机柜还有少数型号,但可惜用户基数太小,产品价格太贵,所以越来越少。 Turemetal 是少数仍在生产此类橱柜的品牌之一。其中UP3\UP3PRO特别适合APU平台,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需要搭配ITX主板和DC电源。官方建议CPU功耗70W(不超过110W)对于Ryzen 5000G APU来说也刚刚够用

SilverStone SilverStone GD05B:如果您还有传统HTPC安装的需求,可以考虑SilverStone。它是目前在售的少数卧式HTPC 机柜之一。支持MATX主板+ATX电源,配件兼容性好,还有充足的散热空间和扩展空间,方便后期升级和扩展设备。

银欣SilverStone CS330:APU+NAS主机也是一个有趣的组合,因为数字广播设备本身对存储的要求比较大。这种类型的盒子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存储扩展空间。其实也是之前HTPC的一种玩法风格。即使在平时,也能兼顾局域网内的数字广播解码和存储共享。

这种玩法首先推荐的是银欣的CS330。这款箱体实际上是基于经典的TJ08打造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支持MATX主板+ATX电源。配件兼容性好,安装成本低。在非常改装和扩展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支持8个机械硬盘,其中三个是可拆卸的。

银欣CS381\CS380:如果CS330还不够满足你,那么你可以看看这两款更高端的机型。

CS380,塔式机箱,支持ATX主板+ATX电源,配件兼容性好,并提供8个3.5热插拔硬盘插槽,再加上两个光驱插槽供改装,所以你有海量视频存储需求的可以考虑一下,之后总而言之,这种多硬盘的ATX机箱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CS381,卧式箱体设计,支持ATX主板+SFX/SFX-L电源,配件兼容性比较高,最多支持12块硬盘,提供8个3.5热插拔插槽,适合搭建高端数字广播网络直播主机。

此外,银欣还有一款特殊型号CS01-HS,其外观设计特殊,采用铝合金外壳。不过,它支持2.5英寸设备,因此有SAS或SSD存储需求的可以考虑。

乔思博N1:看上去像是V8的改装版,但实际上要小很多,体积只有13L左右。不过最多可支持6块硬盘(5x3.5+1x2.5),还保留了一个PCI半高扩展位,支持硬盘热盘加热。它具有前置Type-C 端口,可用于插拔,其立式或卧式设计使其成为数字广播/NAS 安装的良好选择。

安装配件需要ITX主板+SFX电源。

其他配件说明

微星B550M MORTAR:与更高端的平台相比,可以搭配Ryzen 5000G APU的主板无论是选择还是性价比都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比如B550MATX主板,其中微星的B550M MORTAR就可以据说是其代表。介绍中没有什么比实际测试更好的了。这次用R7 5700G,直接达到了内存极限,甚至可以同步FCLK频率。可见微星对这款主板的调校进行了优化。无论是扩展性、供电还是超频能力,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可以的话选择WIFI版本。现在使用的时候后悔没有选择WIFI版本。

目前经过一轮降价,其实比B450M更值得购买(毕竟电源已经全面升级,而且还支持前置Type-C)

用户评论

陌然淺笑

终于找到玩5000G的攻略了!之前一直卡在集成显卡性能上,希望能通过这个来提升游戏体验。现在开始学习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话说amd这 APU 真的不错,能同时处理处理器和显示,价格也相对便宜啊,适合一些入门配置的用户,我这有一台5600G一直挺好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虽然现在显卡市场还是比较火爆,但5000G的性能确实可以让不少游戏流畅运行,尤其对于预算有限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项非常实用的选择。期待试试看这个攻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感觉集成显卡还是不太行啊!玩个原神都得降分辨率,5000G的性能真就只能用来办公吗?我还是觉得买个独立显卡才划算,这样游戏体验才能更好一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看了这个攻略才知道原来还可以DIY一下系统设置?之前一直没尝试过,这可是个提升游戏流畅度的技巧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我手上有一台 Ryzen5 5600G, 配置不高但是平时办公娱乐还是足够用,玩一些吃鸡类的游戏偶尔也能达到较高帧率,期待这个攻略分享更高级的游戏提升技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这篇攻略写的不错啊!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调优方法,还有很多实用的小技巧,感觉对我现在配置来说很适合参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5000G确实好用的地方在于性价比啊~ 不需要单独买显卡也能玩大部分游戏, 但就我而言,还是觉得想要更好的游戏体验还是得升级独立显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萌萌

攻略里提到显存频率这个参数,感觉我应该去试试调高一下看效果。我的5600G只开了默认系统设置一直没动过其他参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我一直在期待amd能出个性能更上一层楼的CPU啊!希望今年5000系列有新的更新迭代,现在这个集成显卡的效果确实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信仰

虽然我不玩游戏了,但我认为这篇攻略对于那些想要学习怎么优化系统配置的同学很有帮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5000G确实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一些调优技巧,可以达到比同价位独立显卡更好的性能表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这个APU玩大作游戏性能确实不够看,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建议想要玩高画质游戏的朋友选择独立显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初

对于入门玩家来说,5000G 的性价比很高, 相信这篇攻略能帮他们提升自己的游戏体验,让他们的游戏世界更加精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清晰易懂,而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我赶紧学习一下, 把我的5600G发挥到极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我之前就一直在使用 5000G 玩游戏,感觉确实好很多了。 不过这个攻略里的一些技巧我还没尝试过,以后有机会应该试试看效果怎么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阑珊

希望 AMD 可以继续在 APU 这块做优做好,将来希望能推出更强大的集成显卡,让预算有限的用户也能拥有流畅的游戏体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