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14天穿越1300公里!青岛至湖南,父子骑行助力儿子大学梦,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靳书宁是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新生,他和父亲一同从青岛出发,历时14天,1300多公里,一路骑行到达湖南大学。29日,记者连线靳书宁和他的父亲,听他们讲述这一路的故事……
1300多公里的骑行路靳书宁是青岛为明学校毕业的学生,高考成绩620分的他顺利考入湖南大学。在一个月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骑行去上大学的打算。
“从7月25日拿到录取通知书做好决定,到8月15日出发那天,我们一直在为这次骑行做准备。”靳爸说。为了体力跟得上,父子俩在这20天的时间里每天都会环唐岛湾进行20公里的骑行训练。
他们带着大包小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门出发,一路南下,跨越了6个省份,1300多公里。这一路,他们特意走了乡道和县道,去看看沿途的乡村风光,体会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父子俩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出发
最吸引靳书宁的是乡野的宁静惬意。“作为一个北方人,最吸引我的是南方我从未见过的景色。在湖北的咸宁以及湖南的岳阳,我们路过的都是郊区。道路一边是稻田,另一边就是乡野人家,偶尔路上还能碰见鸡鸭。每骑一里地我们能偶尔见到零星几个村民在农作,是一幅很温馨的农村画面。”这一路,他们还体验了岳阳当地用花椒泡的茶,感受了和村民一起筛芝麻、磨香油的乐趣。
然而,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给这一路的骑行也增加了很多困难。“太阳直接晒到脸上,浑身上下都在冒汗,额头滴下的汗水都把眼睛糊住了。”
靳爸的手机更是直接“罢工”。“今年我们在路上遇到的高温,是我们前两次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温度实在太高,我自行车上用来记录轨迹的手机,两次被高温晒死机,所以我整个的路线记录被分成了三段。”
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靳爸发现,无论在哪里都非常热,站在树荫底下也不起作用。还不如慢慢骑,还能有点微风。就这样,炎热时,就放慢步伐,温度适宜时,就加快速度。14天的时间,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湖南大学。
13岁开始环山东半岛骑行说起靳书宁和骑行的渊源,那得追溯到他4岁大的时候。“他上幼儿园那时候,自己开始蹬三轮车,坐下脚够不着蹬子,就站着骑。后来我开始教他骑两轮,扶着他在操场上骑了一会儿他自己就会了,我当时也很惊讶,这孩子从小比较有运动天赋。”靳爸说。
靳书宁喜欢户外运动,尤其热爱骑行,“从小到大骑坏了好几辆自行车,现在这辆已经是第四辆了。”
这一次骑行,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第一次远距离骑行。在靳书宁13岁时,初一升初二的那个暑假,靳爸就带着靳书宁环山东半岛骑行了800公里;14岁时,靳爸带着他从青岛骑回了山西运城老家,途中还穿越了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脉。
在出发前,他们根据以往的骑行经验,做了充足的准备。
“其实规划线路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们要去查卫星地图,这样才能看到附近的城镇以及地形。规划的路线不能绕太远的路,因为每一步都是要用自己的脚蹬出来的,要尽可能保证路线截弯取直,尽快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同时要尽可能去规避一些很高的山,从山谷穿过去,节省体力。我们也考虑到尽可能规避大规模走国道和省道,避免大型货车太多出现安全隐患。还得提前了解途经城市的天气情况,为了避免极端天气,我们预留了3到4天的等待时间。”靳书宁说。
在曾经环山东半岛骑行时,他们一天最多能够骑行150公里,骑到晚上9点。但他们发现,夜间行驶十分危险,有时就会与速度很快的大车擦肩而过,让人胆战心惊。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在白天骑行。“路上我们尽可能每隔100公里,就找一个落脚点。比方说第一天住在哪里,第二天到哪里,我们都要有一个标记点,朝着标记点出发。”靳爸说。
而这些,都是靳书宁一手操办。
“长大了,可以‘单飞了’”但在以前,这些都是靳爸的活儿。
“上一次骑行山西的时候,他还小,14岁,我主要负责路线导航和行李托运。”靳爸说。
5年前,靳书宁毫无顾虑地骑在前面遥遥领先。“5年前我们回老家那个时候是小包驮在我这里,大包驮在我爸那儿,包括我们沿途吃饭、在哪里歇脚,都是我爸选地点,主要是我爸来照顾我,我唯一的任务就是骑行,其他的都不用我担心,所以我也没有想太多,只要我能骑我就往上骑。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路就往前骑,下坡的时候都不减速,就没有任何顾虑,就是骑行。”他说。
但是这次,父子俩完成的责任的转换。
“这次考虑到孩子长大了,而且在这样一个人生关键阶段,他要远离父母,我有意培养他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所以我完全放手了。由靳书宁负责驮大包,并且全程联系住宿、购买物资、路线导航等等。”靳爸说。
这一路是他们几次骑行以来最顺利的一次,事实证明靳书宁完成得很好。“骑行山西那次我整个人瘦了一圈,还因为吃错东西肚子疼,但是这次全程骑下来,我体重一点没掉,而且没吃坏东西,孩子把我照顾得很好。”靳爸欣慰地说。
曾经,是靳书宁小小的背影无忧无虑骑在前面,靳爸放慢速度跟在后面默默守护。现在,靳书宁放慢脚步,等着父亲,尽管骑在前面,也会几步一回头,看看父亲是否跟得上。
“这一次父亲已经54岁了,父亲的体力也肯定不比当初了,就得由我挑起这个担子。我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包括什么时候应该歇脚,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少。歇得太频繁的话,我们无法如期到达终点。歇得不够的话就容易造成疲劳。还有我们的落脚点是不是安全,是不是划算,我都要去‘精打细算’。5年前是我爸来照顾我,现在是我来照顾我爸,这个转换是非常奇妙的。”靳书宁说。
放大一点,这也意味着靳书宁长大了,慢慢扛起了家庭的责任。5年前他是受保护的对象,现在由他来保护父亲。这就是父子俩的一个掠影,体现在这前后两次的骑行里。
“长大了。”靳爸意味深长地说,“看到孩子的成长是我这一次很大的收获,也是此行和前几次完全不同的地方。他在骑行技术上已经完全超越我了,如果没有我这次陪伴的话,放手孩子一个人骑,他估计10天就到了,他这次完全是为了照顾我放慢了速度。”
随着靳爸返回青岛日期的临近,他心里满是不舍,这一次也是靳书宁离他最远的一次。“在路上,每走一天我就想我能够陪孩子的时间就少了一天。作为家长我非常希望能够一直陪伴着孩子,但是孩子成长不可能一直有家长在后面跟着。这次骑行,也是我和他之间的一次‘断奶’。”
回首父子俩走过的路,靳爸非常欣慰。“几天之后我也能够放心回青岛了,他已经能够完全可以‘单飞’了!”靳爸说。
(半岛全媒体)
用户评论
这是真挚的爱啊,看着他们父子俩一路同行,心里满满感动。希望这份感情永远不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长的距离也要一起骑行?这也太不容易了吧!佩服这对父子的决心和毅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1300多公里,真的太挑战人了!估计路上肯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父子两人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完成目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的旅程不仅是前往大学的道路,也是父与子之间的心灵相连之路。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就可能来自于这些特别的经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辛苦了!你们真的太棒啦! 这14天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部分,真期待看到他们的故事后续发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看了一下地图,这路程有些危险吧?高速公路和蜿蜒的山路,是不是有点冒险呢?但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父子同心,勇气是可以加倍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儿子马上也要上大学了,看见这篇故事突然觉得很伤感。希望我们也能像这对父子一样,有一个特别难忘的送行仪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的父亲真是太棒了!陪伴子女成长是人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个过程或许艰辛,但却无比珍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好奇他们是如何完成这样长途骑行的?每天要锻炼多久?休息安排如何?有没有遇到危险的状况?请分享更多细节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祝福这对父子一路顺利!希望这个旅程能够让他们的父慈子孝更加深厚,也希望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里都能健康快乐!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梦想去骑行旅行,但一直做不到!看完这篇文章,我被他们的勇气感染了。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14天的时间可能对普通人来说并不长,但是对于骑行这样的运动来说,却意义非凡。这对父子既要克服物理上的挑战,还要面对心理的考验,这份坚持真的很不容易!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经历的那些美好时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样的长途骑行对身体和心理都有极大的考验,他们真的非常勇敢和坚强。希望他们在旅途中保持安全,也希望他们的旅程能给所有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父子俩一起去上大学?听起来是个非常有趣的创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充满了情感和共鸣。这样的父慈子孝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传播。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有些骑行爱好者认为这么长的距离不适合初学者挑战,他们建议爸爸儿子的队伍应该带上更加专业的装备和人员保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