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句俗话叫做礼多人不怪,这可不仅仅指的是礼数,还有层含义是礼品,礼金。同事朋友生病,到医院看望要带慰问品;逢年过节碰到亲戚家小孩要发压岁钱;婚丧嫁娶一旦出席更是少不了份子钱,许多人都会戏称这叫吃高价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碰到事情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送点钱或者物,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无可厚非,这也是一种维系亲朋好友间关系的纽带。但是一旦这种迎来送往跟政治牵扯起来,并且愈演愈烈,失去制度的约束,就会变成一大毒瘤,极大的阻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从两汉起一直到南朝,就存在利用官员上任或者调任之际,大肆赠送财物的现象,被称作送故迎新之费。这一恶习持续了数百年之久,不光影响了当时政权的稳定,而且对后世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它的产生原因以及影响。
一、何为送故迎新,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见于史料呢?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兴郡县,废分封,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所有官员的任命权都由中央统一进行管理,遂有了郡县送别去职官员和迎接新入职官员的传统。“送故”指的就是送旧人,而“迎新”则是迎新人。迎来送往之际,不管是念旧情还是表忠心,一点心意总还是要有的,于是慢慢就产生了所谓的送故迎新之费。汉承秦制,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官员选举制度的逐步完善,送故迎新之费越来越多,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财政,史册中也开始有了相关的记录。
《汉书 循吏传》中记载过黄霸任颍川太守时的一件事,许县县丞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使,督邮就想将他辞掉,黄霸坚决不同意,他说:来回更换官员,就会产生很多迎来送往的费用,而且一些奸猾小吏还会趁着交接之际混淆账簿,盗取公物,这些费用最终都要加到百姓的头上,能用就继续用吧,不要轻易的辞退。
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
《后汉书 张禹传》中也有类似记录,说张禹的父亲张歆,当汲县县令的时候去世,下属赠送的丧葬费用竟有数百万之巨。
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
可以看出,到了东汉时,送故迎新费用的范围已经扩大,不单单是离任,官员的死亡也包含在里面,而且赠送的金额也是越来越大,已经达到了百万之巨。
二、官员们相互都赠送点什么,仅仅只有钱么?
既然是送故迎新之费,自然是以钱为主,但是随着这种恶习的不断演化,后来赠送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总结下来大概有以下几类。
1、送药
古代人很多是看不起病的,倒不是因为别的,纯粹就是药太贵。因此许多官员便把珍贵的药材作为礼物进行馈赠。《魏书 赵俨传》 注引鱼豢《魏略》云:
而俨叉手上车,发到霸上,忘持其常所服药。雍州闻之,乃追送杂药材数箱,俨笑曰:"人言语殊不易,我偶问所服药耳,何用是为邪?"遂不取。
一出手就是数箱相赠,可谓大手笔。虽然赵俨没有收,但也只是笑着拒绝,并没有严厉惩罚送礼官员,说明当时这种情况已经形成惯例了,见怪不怪。
2、送车船
《梁书 江革传》中说,江革任会稽郡丞时,卸任归家,因其为官公正清廉,素有声望,门生故吏多来相送,郡县百姓也依依不舍,按照旧例为他订了一艘舫,但是他坚决不接受,而是乘坐了官府给准备的一艘小舸。
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
如果说“舸”是小帆船,那么“舫”就是游艇,有意思的是,文中有“依旧”二字,可见送“游艇”这事早已有之,在水边的郡县送舟船,远离水的郡县可不就得送车马,看来古代当官是不用担心交通工具的问题的。
3、送家具器物
周一良在《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分析:魏晋之际,不但“送故”,还加“迎新”,既然是迎新,首要的就是房,财力雄厚的郡县会为新长官重新修建住宅,穷点的郡县也许就在原来官员的旧居凑合下,但是不管怎样,有了房子总要有家具有摆设吧,而这也成了钻营打洞之辈瞄准的目标。这些装饰把玩之物,或由官府出资购买,或由私人赠送,在官员离任时又顺理成章变成官员个人之物,随行带走。《南史 宋宗室及诸王传》中就记录过这样的事。
刘宋时,衡阳王刘义季从荆州调任,发州之日,帷帐器服诸应随刺史者,悉留之,荆楚以爲美谈。
“应随”两个字道出了精髓,刘义季虽然爱惜羽毛分毫不取,但是恐怕别的官吏就是应收尽收了。
4、送人
广东省德庆县有个播植镇,镇里有个洛阳村。熟悉历史的朋友很容易会猜出来,这个村子一定是古时候中原一带汉人南迁而建设的,但是播植镇,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从何得名了。其实这个镇子跟送故迎新有很大的关系。《晋书·虞预传》载:
“自顷长吏,轻多去来,送故迎新,交错道路。受迎者唯恐船马之不多,见送者唯恨吏卒之常少。穷奢极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仿效,流而不返;虽有常防(法),莫肯遵修。加以王途未夷,所在停滞;送者经年,永失播植。一夫不耕,十夫无食,况转百数,所妨不赀!”
句子不难理解,无非是在谴责送故这种陋习带来的社会危害,但是中间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就是见送者唯恨吏卒之常少。“吏”和“卒”说明了当时已经不仅仅是送钱和物,还有送“人丁”的现象。正因为大量的赠送本地的壮丁,导致了耕地的荒废,从而永失播植。少一个人耕种,就有十个人吃不上饭,这样一次次的送下去,老百姓的饥寒交迫可不就近在眼前了。为了铭记“永失播植”之教训,南迁的中原汉人在岭南康州的一处荒山野岭开土建村,起名为“播植”。这就是播植镇名字的由来。
播植镇政府院内的鹿鸣书院
除了送一些壮劳力供驱使以外,有时候还会送些技术性人员,《世说新语》中记载褚哀 “ 于章安令迁 太尉记室参军”时 , 有“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史数人,投钱塘亭住” 的事实,证明晋时诸县以小吏送故者也不少 。
三、送故迎新之费究竟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送故迎新”这种陋习起于汉,到了东晋以及南朝蔚然成风,成为了官场的潜规则,即使一些颇有廉名的官员也未能免俗,就算是明里拒绝,暗地里也是照收不误。最典型的就是南齐豫章王萧嶷,在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史书上说他厉行节俭,叫停了州府的迎送之资,卸任回京时,本人以及部署都不收取一丝一毫当地官员馈赠之物,博得百姓交口称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清廉著称的官员,后来家中失火,所有从荆州带回的财物被烧得干干净净,据评估大约值三千余万。从这我们不难看出,“送迎”风气已经到了几乎无人能够免俗的地步。这对社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1、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不打不相识,不送不成交。本来不熟悉的两个人,你送我,我送你,一来二去,交情自然急速升温,这还只是说前任与继任之间的送迎,更有那些拍马溜须,别有所图之辈,通过赠送变相行贿,形成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就好像一张张蛛网,如果不加限制任由其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尾大不掉,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
2、加重了当地人民的负担
能够送礼的主体只有两类,第一是以官员为首的当地官府,二是本地豪门望族。而这两类人送礼的钱财无一例外出自对老百姓的盘剥。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隋书 百官志》中有记载:说陈承梁制,郡县官之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饷馈皆百姓出,并以定令。政府都已经这样规定了,由百姓负担迎送费用,下面的官员还有什么好顾忌的,自然是扯虎皮作大旗,拼命盘剥百姓为自己的关系网做嫁衣裳。至于富户,本身都是当地地主,吸百姓血发家的,送礼放的血肯定是要从自家的佃户中吸回来。反正不管怎样,最终苦的都是老百姓。南北朝时期南朝政权更替如此之快,与送迎之风的兴盛未尝没有关系。
3、激化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引起战乱
因为送钱不到位打起来的,历史上可真不再少数,《梁书》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
刘季连在任益州刺史的时候,被梁高祖召回,由邓元起继任。两人之间曾经有过一些不快。刘季连的手下有一个叫做朱道琛的小官,是个无赖小人,曾经犯罪差点被刘季连杀掉,因此怀恨在心。他偷偷跑到邓元起处献谗言到:益州兵乱已久,不管是官府还是私人钱财都耗得差不多了,刘益州卸任之际,送故之费一时之间可不容易筹措,不如让我先行一步,帮助将军筹措经费,省的到时候失礼。
有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吏自愿效劳,邓元起很是乐意,于是安排朱道琛先去益州准备钱财。朱道琛本就是个无赖,有了元起的首肯自然是狐假虎威,挨家挨户抢钱,趁机中饱私囊。对于不愿意给的就大放厥词,说反正邓将军一到钱财也要易主,有什么可珍惜的,还不如早点献出来。
益州人听后,都认为邓元起肯定是要杀刘季连报仇。三人成虎,刘季连也不由得相信了,于是起兵据守,不准邓元起进城,双方整整打了半年,死伤无数,直到城中弹尽粮绝刘季连才出城投降。
许是受了这件事的刺激,邓元起对送故迎新之费变的很是厌恶,他在益州待了两年,以归家供奉老母为由请辞,高祖答应了请求并且安排西昌侯萧渊藻接任。萧渊藻是高祖的侄子,虽然是皇族之后,但是也不是什么纨绔子弟,史书上说他少立名行,志操清洁,常以爵禄太过,每思屏退,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太宗尤敬爱之。恒布衣蒲席,不食鲜禽,非在公庭,不听音乐。高祖每以此称之。
萧渊藻到了益州后,发现邓元起居然将粮食器具等收拾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给他留。满心希望能够收到些迎新费的萧渊藻气愤不已,将邓元起关押起来,很快又赐其自尽。后来高祖知道了,把萧渊藻狠狠惩罚了一通。
好好一座益州城,因为一个迎送费而兵祸不断,可悲可叹。
四、送故迎新产生并长期存在原因分析
1、在隋朝实行科举制以前,官员的选拔任用主要是通过举荐,士人要想进入仕途,地方官吏的推举是关键,也就是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被推举者可以一无是处,只要推举人身份地位够高,愿意尽力帮忙,都有可能一步登天。
这样两者之间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被推举人对引荐者感激涕零,自称门生,飞黄腾达后总会思量着如何报答当初的知遇之恩,于是往往会借迎送之机表达自己的谢意。东汉杨震有一次路过昌邑,昌邑令王密得知,急忙揣怀十斤金子相赠,被杨震严肃的拒绝了。其实送礼的王密就是杨震所举荐的人才,现在恩人路过自己的辖区,自然是要好好表达一下谢意。
这就是流传甚广杨震却金的故事,背后隐藏的则是送故迎新费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古代时候,经济社会不发达,各种道路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官员赴任或者归家又往往不是一个人,路途的消耗是很惊人的,一个清廉的官员仅靠薪水很难支付得起这笔费用。这并非危言耸听,《清稗类钞》中就记载过于成龙的一个故事。
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当知县时候,当地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多次送钱送物,但是他一无所取。后来于成龙调任四川合州当知府,罗城百姓听到后,如天塌一般,纷纷挡在路中间嚎哭,好不容易劝走,有一个瞎老头却不肯走,于成龙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一路跟随,瞎子说:我会占卜,我知道您路费不足,恐怕走不到合州,我可以用我的技能帮帮您啊。于成龙听后很感动,于是就带着瞎子一起出发。路上,果然没了路费,幸亏有瞎子一路算命补贴,才辗转来到了合州上任。
这还是在清朝,相比于汉晋,道路设施都要好的不少,但是清官依然难以凭自己的薪水上任,也就难怪政府要设置送故迎新的专项费用了。虽然由于缺少完善的约束机制,导致好心办了坏事,但是彻底取缔更不现实,也正因此,虽然屡被诟病,但是此项费用依然屹立不倒。
3、中国本就是个人情社会,送故迎新行为虽然本质上是一种贿赂,但是披上了人情的外衣,变的更加有隐蔽性也更加安全了。
古罗马一直存在一种遗产赠与制度,一个人死后,往往会把自己的财产赠给生前至交或者某个仰慕的名人,甚至是直接赠与皇帝。其实仔细想想,未必每个人都如此大公无私吧,这种赠与或多或少也含有等价交换的含义在里面,你接受了我的馈赠,就要多多照顾我的后人或者遗孀。所以我们总会发现,接受赠送的都是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还没听说那位把遗产赠给身边的穷人呢。可以说这也算一种更加隐蔽的行贿手段,难以取证。
古罗马
而送故迎新费就是这样的一种行为,赠与双方当时并没有什么直接利益请求,纯粹就是人情来往,很像现在所说的灰色收入,虽然金额可能早就够得上行贿标准了,但是很难取证,即使下定决心要严查,也会因为跟人情风俗相悖,遭到各方面的重重阻碍。
正因为此,想要拉关系,走门路之辈才会把迎送当做绝好的契机,大肆行贿,而收受礼品一方也是心安理得,丝毫没有负罪之感。这不得不说是送故迎新之费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送故迎新之费的逐渐衰亡
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汉人为主的南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朝则很少有送迎的现象,一方面是从草原来的游牧民族没有汉人那么多的讲究,另一方面也和北魏时期就针对该现象制定的一系列严苛刑罚有关系,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收礼罪”,即出现于北魏。现在的“官员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其源头或许也起自北魏。为了落实这个制度,诏令下达以后,孝文帝即“遣使者巡天下,纠守宰之不法。 坐赃死者,四十余人。”
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
自隋唐起,科举制开始实行,学子凭本事上位,不需要拉关系也没必要欠人情,送迎之费慢慢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再加上统治者吸取南朝的教训,严惩大肆迎送之辈,这种祸害中国数百年的不正之风渐渐地不复存在。虽然无法完全根除,但是后世再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这样做,史书中已经很难再找到类似的记录。
后记:最后生物君想谈谈“人情”这个事,人情是个好东西,能让我们在这个社会里体会到更多的温暖和爱心,但是人情又是把双刃剑,很容易走歪,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用来当违法行为的幌子。所以我们现在要控制部分传统的人情来往,包括那些婚丧嫁娶的规模和方式,有人认为这会导致世态炎凉,人情淡了。但其实这才是对“人情”最好的保护方式,只有把他装进制度的笼子来规范,才会不偏离他的本意,让人情更好的存在我们周围,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