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剑阁旅游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 > 

常用俗语谚语集锦:河有九曲八弯,人有三回六转

编辑: 时间:2024-10-23 00:08:13 浏览量:1359

【喝旧锅粥】(惯)见“吃旧锅粥”。

【喝口凉水都塞牙】(惯)

形容非常倒霉,干什么都不顺利。谌容《万年青》三二:“这几天我这当大队长的,还真是不知该干啥,喝口凉水都塞牙!”

〇也作①〔喝口凉水也要塞牙〕。王厚选《古城青史》五回:“别提!人倒霉,喝口凉水也要塞牙。”②〔喝凉水塞牙,放屁砸脚后跟〕。刘绍棠《豆棚瓜架雨如丝》二六章:“‘人要走背字,喝凉水塞牙,放屁砸脚后跟。’刘双福摇头晃脑卖关子,‘时来运转,天上掉馅饼,地上捡元宝,大河里淘米捞上的是颗颗珍珠。’”

【喝了白露水的知了——叫不了几天了】(歇)见“秋后的蚂蚱——跳不了几天了”。

【喝了迷魂汤——昏了腔】(歇)

迷魂汤:迷信称地狱里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也叫迷魂药。指人神志不清,说昏话。老舍《王老虎》一幕:“王老虎:宰吧!骂哪个王八蛋还想活!王母:(责叱)你再说!喝了迷魂汤,昏了腔啦!”

【喝了蜜——嘴甜】(歇)

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甜:本指味道甜美,转指使人感到愉快、舒适。指人嘴上说得动听。常含讥讽意味。冯骥才《阴阳八卦》八回:“惹惹说:‘还不是因为闹鬼,怕你害怕!’说着,大胳膊一张就去抱。精豆儿‘啪!’使劲打他大手一下,说:‘你喝了蜜,嘴倒真甜呀,你心里想着嘛,别人不知,我知!’”

【喝凉酒,拿赃钱——早晚是病】(歇)

赃钱:贪污、受贿或盗窃等得来的不干净的钱。指迟早会出乱子,遭祸害。林予等《咆哮的松花江》上一六章:“常言说:喝凉酒,拿赃钱,早晚是病。这话可真把财迷心窍的李富贵说中喽!”

【喝迷魂汤】(惯)

①比喻被迫忘掉过去。巴金《再论说真话》:“一九六六年下半年以后的三年中间,我就是这样地理解‘改造’的,我准备给‘剖腹挖心’,‘上刀山、下油锅’,受尽惩罚,最后喝‘迷魂汤’,到阳世重新做人。”②比喻被甜言蜜语所迷惑。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一〇:“三儿一见张老砧子的面,口口声声,脆脆生生,爹呀爹呀叫得张老砧子像灌下二斤高粱酒,又喝下一碗迷魂汤。”③指头脑不清醒。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九章:“编造谣言的人是故意栽诬,听信的人竟然都喝了迷魂汤,不去想想!”

【喝墨水】(惯)

比喻有文化、有知识。老舍《老张的哲学》二:“原来老张的洋炉,炉腔内并没有火瓦。冬天摆着,看一看就觉得暖和。夏天遇着大典,放块冰就是冰箱。孙八看了止不住的夸奖:‘到底你喝过墨水,肚子里有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三三:“‘你想的真周到,究竟是喝墨水的人。’谭招弟赞赏钟佩文,他讲的有分寸,有步骤,还有政策哩。”

〇也作〔喝墨汁〕。刘绍棠《狼烟》一二:“‘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现在协助我舅父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原来是个喝墨汁的书生哥儿!’”

【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谚)

喝上水的人不要忘记挖井人的恩情。泛指人在享受生活时不能忘记开创人的功劳。林汉达《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六八:“你师傅的本领是哪儿来的?你的本领又是哪儿来的?没有我教他,他怎么能够教你?俗话说:‘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你还是趁早回去,免得伤了和气。”

〇也作①〔吃水不忘打井人〕。郑负《黄金街欲望》:“杨洋:这也就‘现得利儿’呗!有十年欢儿够我舅撒的了,你还指望他一辈子?倔子:‘吃水不忘打井人’,一码归一码儿。”②〔吃水不忘打井人,吃米不忘种谷人〕。陈望有《没记号的标志》:“成立纪念馆,不是只为旅游设点,大目的是要我们的下一代懂得创业的艰难,增强‘吃水不忘打井人,吃米不忘种谷人’意识。”

【喝水忘了挖井人】(惯)

生活改善了,就忘记了帮助自己过上好日子的人。比喻忘记了根本。冯志《敌后武工队》二七章:“‘要庆贺,必须把有功的武工队请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谁能喝水忘了挖井人,简直是多余的嘱咐!’”

〇也作〔喝上水就把挖井的忘了〕。浩然《艳阳天》三七章:“‘麦子丰收了,要照顾国家,要照顾集体,也要照顾社员户,各方面都照顾到,让大家都满意。丰收了嘛。’福奶奶又说:‘真是怪事情,有的人喝上水就把挖井的忘了。’”

【喝西北风】(惯)

指没有饭吃,饿肚子。也指受冷风侵袭。《文明小史》一二回:“至于说他老人家要当当,他做制台的没有钱用,我们的官比他差着好几级,只好天天喝西北风哩。”柳青《创业史》一部七章:“下堡村大十字卖粽子、油炸糕和瓜果的小贩们,开他的玩笑说:‘梁三老汉,全照你的样子,俺卖零食的都该喝西北风啦!’”张贤亮《绿化树》五章:“今天早晨,他因为怕自己的行李放在大车的最上层会在路上颠下来,第一个搬出行李,放在大车的车底盘上。现在,等他搬进自己的铺盖,三面墙根都让别人占了。对不起,你睡在门边上喝西北风吧!”

〇也作①〔喝西风〕。《活地狱》八回:“得啦,你少恭维两句吧!我不要钱,我一家子喝西风过日子,老婆孩子都要饿死哩。”②〔喝冷风〕。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四八:“服装厂每赚一万他们提二成,赔钱张大了嘴面向西北喝冷风。”③〔吸西北风〕。鲁迅《致章廷谦》:“他颇有愿在浙江谋事之口风,但我则主张其先将此间聘书收下,因为浙江大学先就渺茫,他岂能吸西北风而等候哉?”

【喝洋墨水】(惯)

比喻上过大学或出国留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四五:“马丽琳觉得林宛芝真会说话,究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喝过洋墨水,不慌不忙说动了朱瑞芳。”

〇也作〔喝洋水〕。罗广斌等《红岩》二七章:“‘多喝了点洋水,翅膀长硬了。’徐鹏飞话中有话,说罢便微笑起来。”

【喝粥要等豆儿熟】(谚)

要喝粥,必须等到粥里的豆子煮熟方可。比喻做事不能性急,必须耐心等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张树华《陈妈妈一命勾三魂》:“我的孩子,起来吧,妈妈给你办就是了!可有一条,‘喝粥要等豆儿熟’,不能心急。”

【合唱一台戏】(惯)

比喻勾结在一起做某事。孔厥等《新儿女英雄传》一八回:“掌柜的听他说得活灵活现,更着急地央求,郭三麻子故意在一边帮着敲边鼓,和张金龙合唱了一台戏。”

【合穿一条裤子】(惯)见“穿一条裤子”。

【合船漏,合马瘦】(谚)见“官屋漏,官马瘦”。

【合家欢,老人安】(谚)

全家人和睦欢快,老人自然就会安康。指一家安乐过活,是老年人无忧无虑的重要因素。王恬波《理解老人,尊重老人》:“常言道:‘合家欢,老人安。’家庭不仅是老人物质生活的中心,也是精神生活的天地。要使‘老人安’,必须做到‘合家欢’。”

【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惯)

合:和。金刚:佛的侍从力士。比喻白费口舌或精力。《儿女英雄传》二五回:“纵说五件都有,这话向我一个立誓永不适人的人来说,正是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再也休想弄得圆通,说得明白了!”

【合口味】(惯)

指符合个人的爱好、心意。《续孽海花》四三回:“一则杨爷所托,二则你的爽快劲儿真合我的口味,一定在三天内赶办好。”魏巍《东方》二部一〇章:“第一,在战斗作风上,要真正是勇猛作风的优秀代表;第二,又要本身非常活跃,适合小鬼们的口味。”

〇也作〔合脾胃〕。金庸《射雕英雄传》一二回:“你们两个娃娃挺有意思,可合了我脾胃啦。来,你们有什么心愿,说给我听听。”

【合群的喜鹊能捉鹿】(谚)

只要喜鹊能合群同力,就能把善跑的大鹿捉住。比喻人们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孟庆曾《不愿做奴隶的人》九章:“韩桑杰光剥削蒙古人,抢蒙古人吗?他把汉人也抢个精光!闹革命还分什么蒙汉?有句蒙古谚语:‘合群的喜鹊能捉鹿。’想想吧!”

〇也作〔合群的喜鹊能擒鹿,齐心的蚂蚁能吃虎〕。潘金谊等《石龙岗》八章:“人家不把我们当人看,我们可偏要活下去!俗话说:‘合群的喜鹊能擒鹿,齐心的蚂蚁能吃虎。’只要我们穷兄弟一条心……”

【何处黄土不埋人】(谚)

哪里的黄土都能埋葬人。指人不必留恋故土,在哪里生活都一样。也指哪里天黑哪里歇,死在哪里无所谓。王和合《二白和小月》:“不是俺说话难听,‘何处黄土不埋人’?要寻死,不如就近找个地方。”

〇也作①〔哪块黄土不埋人〕。王厚选《古城青史》上一回:“俗话说:‘哪块黄土不埋人?’难道放着活路不走,守在家里等死吗?”②〔哪里的黄土不埋人〕。王火《血染春秋》三五章:“‘我们有耐心再等你三天!’关清风笑了,‘大不了死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他还不能自己行走,又被抬回牢房。”

【何家的姑娘姜家的婆娘——姜何氏】(歇)

婆娘:泛指已婚女子,这里指媳妇儿。旧时女子出嫁后,要在自己的姓前加上夫姓,称“某某氏”。姜何氏:婆家姓姜、娘家姓何的女子,谐“刚合适”。指正好合适。欧阳平《黑凤凰》一三:“五妹今年也有三十岁了,人样子还看得,也很正经。咦!只怕你也看见过她的,脸上有几颗白麻子,常替她老子送篾货上矿,我看配你嘛!才叫‘何家的姑娘姜家的婆娘——姜何氏(刚合适)’。”

【何论株根,干大则枝斜】(谚)

株根:树的根柢。树长得高大时,斜枝自然就生出,这和树根无关。比喻家族大了,出现不肖子孙是难免的,这和祖辈父辈的德望没关系。明·李梦阳《族谱序》:“李广至德厚,得士大夫心。及李陵降匈奴,自是李之名败,而陇西之士,遂耻居门下。此岂垂统者之过哉?鄙人之言曰:‘何论株根,干大则枝斜。’斯言虽小,亦可喻大。”

【何以服恨,莫若听之】(谚)

服:制服,平息。恨:怨恨。指平复那些心怀怨怒者的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是听从他们的意见。汉·王符《潜夫论·边议》:“谚曰:‘何以服恨,莫若听之。’今诸言边可不救而安者,诚宜以其身若子弟补边太守、令长、丞尉,然后是非之情乃定,救边乃无患。”

【和气生财】(谚)

指待人和气,彬彬有礼,自然就能得到顾客的满意,生意好,多赚钱。为商业场中的常语。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二部六:“俗话说:‘和气生财。’几个人都和和气气,我这药店也该兴隆了。”

〇也作①〔和气买卖赚人钱〕。路一《赤夜》上二七:“再加上高松年为人厚道,有钱的泡茶叶吸烟卷,没钱的也可喝碗白开水,抽锅子高松年烟袋荷包的叶子烟。常说的:‘和气买卖赚人钱。’高松年的茶馆总是比别人家客人多,买卖多。”②〔万事和为贵,和气能生财〕。苏策《远山在落雪》三:“小弟何德何能,这全是二位司令赏光嘛!我们汉族有句古话:‘万事和为贵,和气能生财。’”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谚)

致:招致。乖:不和。戾:灾祸。和和气气,自然会引来安详;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灾祸。《镜花缘》七一回:“至于手足至亲跟前,总以和睦为第一,所谓‘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苟一起争端,即是仇机。”蔡东藩《后汉史通俗演义》五四回:“那一班油头粉面的妖娆及口蜜腹剑的腐竖,已是愤恨异常,竟与这窦武、陈蕃势不两立了。俗语说得好:‘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〇也作〔乖气致戾,和气致祥〕。《儿女英雄传》二七回:“想到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这句话了。”

【和尚不亲帽儿亲】(谚)

和尚之间彼此生疏,但由于同戴一顶和尚帽,彼此就感到很亲热。比喻同行业或同遭遇的人到一起,容易产生同情心和亲切感。姚雪垠《李自成》一三章:“宗敏一听说他是铁匠,正所谓‘和尚不亲帽儿亲’,心中很热乎,就问道:‘穷日子还能对对付付混下去么?’”

〇也作〔和尚不亲庙亲〕。郭雪波《锡林河女神》一一:“你奇怪为什么把你留下来,是吧?要是把你判几年,你这一生就没指望喽!俗话说‘和尚不亲庙亲’嘛。”

【和尚吃八方】(谚)

指和尚靠各处化缘生活。《官场现形记》三四回:“俗语说:‘和尚吃八方。’他家太太老伯连着师姑庵里的钱都会募了来做好事,也总算神通广大了。”

【和尚打伞——无发无天】(歇)

发:头发,谐“法”。天:天空,转指天理、常理。和尚不留发,打起伞来又遮住了天。指目无法纪,肆无忌惮地做坏事。常含责骂意。秦纪文《再生缘》五八回:“他从做皇帝起,也没碰到这种事情,臣子敢在金殿上撕本章,真是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〇也作①〔和尚撑伞——无发无天〕。金声伯等《白玉堂·私访入牢笼》:“倪继祖大出意外,马强非但抢女人,而且还抢男人,这真是和尚撑伞——无法(发)无天了!”②〔秃子打伞——无发无天〕。霍达《魂归何处·芸芸众生》:“怎么着,你拿王法吓唬谁?老娘根儿正不怕影子斜,有理走遍天下,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嘿,你判我个什么刑?”

【和尚到家了——庙】(歇)

庙:寺庙,谐“妙”。用来表示赞赏,指非常美妙,妙极了。严亚楚《龙感湖》二二回:“大烟鬼钦佩笑面虎这一手:‘和尚到家了——妙(庙)。’他估计……这样以火引火,就不愁‘好事’不成。”

〇也作①〔和尚的房子——庙〕。曾辉《八月雪》三章:“杜方杰用力推了几张,拿起一看,一行行,一字字,都非常清晰,他高兴极了。接着他拿了三张,递给李银山:‘你看,这字真算得上和尚的房子,妙(庙)吧!’”②〔和尚到了家——庙、庙、庙〕。罗旋《南国烽烟》一三:“陈尚仁低声告诉说:‘这个比方不甚恰当。’尤占魁便说:‘那就好比:和尚到了家——妙(庙) 、妙(庙) 、妙(庙) !’”

【和尚的脑袋——没发】(歇)

发:头发,谐“法”。指没有办法。聂海《靠山堡》八:“乔保一看发贵这副模样,脸拉得更长了,说:‘我现在也成了和尚的脑袋——没发(法)。你赶早准备准备上群众会交代吧。’”

〇也作①〔和尚的脑壳——没发〕。罗石贤《荒凉河谷》七章二〇:“刘海被姑娘的情意鼓动,感情的湖面又激起了波澜,他搔搔头说:‘和尚的脑壳——没发(法)。’”②〔尼姑头上插花——没发〕。刘江等《太行飞虎队》二二章二:“刚开始几天他还好,但没多长时间就变得懒散起来。掌柜的一再指教,他却听而不闻。不到三个月的工夫,就被人家打发了。父亲尼姑头上插花——没法(发),只好又托人把他介绍到一家药店去学司药。”

【和尚多了没水吃】(谚)

庙里只有一个和尚,吃水就得自己挑;和尚一多,互相推诿,便没水吃。指人浮于事,你推我靠,办事没功效。程树榛《生活变奏曲》九章:“‘我们车间现有职工一千多人。但根据今年和明后两年的任务量来看,有五百人就够了。可现在呢,任务越少越完不成任务。’王一夫说:‘对!和尚多了没水吃。’”

〇也作①〔和尚多了水缸干,艄公多了船易翻〕。王爱丽《办事为啥这样难》:“现在办事难,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人为地设置了重重障碍。有句乡谚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和尚多了水缸干,艄公多了船易翻。’还得再续上一句‘头头多了事难办’,这句话才是要紧的。”②〔和尚多了不念经,随着大伙胡哼哼〕。曲波《桥隆飙》三:“俗话说:‘人多乱,龙多旱,母鸡多了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还有:‘和尚多了不念经,随着大伙胡哼哼;尼姑多了不正经……’”

【和尚刚剃了头发,就有了道行】(惯)

道行:僧、道、尼修炼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比喻一下子就有了能耐或进步。柳青《创业史》一部一七章:“由不实心到实心,得几年哩。和尚刚剃了头发,就有了道行了吗?还不是要在寺院里修吗?你放心,俺慢慢教育他们呀!”

〇也作〔和尚刚剃头,就有了道行〕。叶文玲《心香》:“说实在的,大姑娘,我们老百姓也不指望有些人‘和尚刚剃头,就有了道行’。”

【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歇)

光:本指光亮,转喻好处。指凭借某人或某事得到好处。《儿女英雄传》六回:“一个笑着说道:‘你是甚么口头,有这么打自得儿的没有?’一个答道:‘这就叫秃头当和尚——将就材料儿,又叫和尚跟着月亮走——也借他点光儿。’”

〇也作①〔和尚跟着月亮走——沾光〕。李劼人《大波》三部八章一:“‘顿顿做点好菜好饭你吃,本是应当的。’……向大女子说道:‘我们也好和尚跟着月亮走,沾点光。’”②〔小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王朝柱《龙云和蒋介石》一部九:“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形象:小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今天,我等就跟着龙院长沾光赴宴去。”③〔小秃子追月亮——借光〕。李英儒《还我河山》三七章:“雪娟舒服了,脸上堆满笑容,她说:‘我有啥可重视的,还不是小秃子追月亮,借着你的光哩!’”

【和尚化缘——多多益善】(歇)见“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和尚看嫁妆——来世见】(歇)见“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

【和尚哭丈母——多揽这层闲】(歇)

揽:兜揽,拉到自己身上。和尚不结婚,没有岳母。指多管闲事。刘江《太行风云》六二:“至于人们说到李鸿云媳妇,就是李宝泰他妈如何如何,李敬怀就站出来替李家大院遮掩,说:‘人家都不嫌,这不是和尚哭丈母,多揽这层闲。’”

【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歇)

和尚不留发,用不着梳子。指找错了地方或对象。马国超等《马本斋》三二:“汉奸们擦着汗水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矮矮的豆棵,哪能藏得住大部队呀!’‘他马本斋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种地形设伏!’‘要在这里设伏,岂不是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了!’”

〇也作①〔拜佛进了吕祖庙——找错了神〕。吕祖庙:供奉、祭祀被道教正阳派尊为纯阳祖师的吕洞宾的道观。曹文军《反抢粮》:“‘少来这一套,你是拜佛进了吕祖庙——找错了神。’李克冲张冬云说了一句。”②〔尼姑庵里借梳子——找错门〕。顾汶光等《天国恨》一卷二〇章:“老娘是个杀人放火的江洋大盗,却要我动慈悲心肠,你是尼姑庵里借梳子——找错门了。”

【和尚脑袋——一溜净光】(歇)

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没有。冯德英《迎春花》四章:“任保醉昏昏地出来小便,发现院里散乱着茅草,他往房顶一看,真是和尚脑袋,一溜净光,一棵草也没有了。”

〇也作①〔和尚碰见秃子——大家光光的〕。王火《血染春秋》四章:“夏连凤叹了一口气,说:‘唉!这年头,找谁借钱都是和尚碰见秃子,大家光光的。听说锅伙也快不给吃了!谁不困难?我也难啊!’”②〔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的〕。陈德生《羌寨怒火·狗保长强迫我捞油锅》:“狗保长要债还有个‘规矩’,就是要我们打酒买肉,大办招待,给说话的‘口水钱’,走路的‘脚步钱’。我家穷得像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的,过的是‘风扫地,月点灯,野菜当粮’的苦日子,哪有钱来还债?哪里办得起招待?”

【和尚念经——那么也是那么】(歇)

那么:谐“南无”,形容和尚念经的声音。指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八:“屋里边的看见外边人一多,胆也壮了,回来的三个老佃户本来不想说话的,这时是‘和尚念经,那么也是那么’了,便也跟着嚷了起来。”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歇)见“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歇)

和尚搬运木头,是要修建寺院。寺:谐“事”。指出了事或闯了祸。《西游记》八三回:“那老怪寻思无路,看着哪吒太子,只是磕头求命。太子道:‘这是玉旨来拿你,不当小可。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和尚无儿孝子多】(谚)

指和尚虽然无儿无女,但受着众多的善男信女像孝子一样的供奉。《钟馗传——斩鬼传》八回:“常言:‘和尚无儿孝子多。’那些粉头水蛋,就是俺的儿女,每日享他们的供献,受用无比,何必巴巴结结为儿女作马牛乎?”

【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耽搁】(歇)

两下里:两边,两头,两方面。指两头都耽搁,或两方面都落空。《西游记》一九回:“那八戒摇摇摆摆,对高老唱个喏道:‘……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行者喝道:‘夯货!却莫胡说!’八戒道:‘哥啊,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和尚在钵盂在】(惯)

钵盂(犫ō狔ú):和尚化缘用的器具。形容密不可分。元·无名氏《村乐堂》二折:“我则怕那王伯当,泼乔才,久后生心。〔云〕干我甚的事来?〔唱〕知他是和尚在钵盂在。”元·马致远《黄粱梦》三折:“哥哥也恰如赵杲送灯台,便道不的山河易改,恁时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

【和尚置梳篦】(惯)

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称。和尚是光头,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无用处的事情。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和尚置梳篦’,亦俚语,言必无用也。”

【和颜悦色买人心】(谚)

态度谦和,言谈友善,就会得到别人的好感和支持。指待人和颜悦色是受人敬爱的重要条件。刘秉荣《杨三姐告状》一三回:“今儿杨家必定去人,你前去烧纸,就是给他们杨家看的,这叫真真假假。烧纸的时候,再带上个果匣,由那儿去甸子庄,看看杨二娥她妈,这叫‘和颜悦色买人心’。”

【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惯)

斥责人多嘴多舌。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一章八:“龙抬头走进场子,向狼爪张八和大高个子拱了拱手说:‘依我看还是和为贵,忍为高,冤家宜解不宜结。’‘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狼爪张八骂道。”

〇也作①〔河边没青草,不要多嘴驴〕。鲍昌《庚子风云》一部三章:“大江很自信地来作解释。大山瞪了他一眼,说道:‘我还不知道这个?跟你说,河边没青草,不要多嘴驴。’”②〔河边青草少,不要多嘴驴〕。刘绍棠《荆钗》一七章:“‘住手!’忍无可忍的鸣翠喊起来,‘你们这是打家劫舍,两个女土匪!’‘河边青草少,不要多嘴驴!’秀子从西厢房跳出门槛,双手叉腰,‘你姓甚名谁,什么东西?’”

【河里的鹅卵石——精光光的】(歇)见“和尚脑袋——一溜净光”。

【河里孩儿岸上娘】(谚)

孩子掉进河里,岸上亲娘的焦急心疼,不可言状。指儿女落难,亲娘悲痛。元·王仲文《救孝子》四折:“做儿的上法场,做娘的痛着忙,抵多少‘河里孩儿岸上娘’!”

【河里没船,岸上没田】(惯)

比喻什么财产都没有。明·张四维《双烈记》三出:“在这里也怪你不得,只是你姐姐不肯接人,却是没法,你我门户人家,河里没船,岸上没田。”

【河里无鱼市上取】(谚)

河里没有鱼,到市场上就能买到。指出产的地方缺货,聚卖的市场上却有的是。也指这里没有那里有,要把眼界放宽点。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地部》:“乡言:‘货到街头死。’言路远至此,则不得不卖。且有经济把持之,虽欲居奇而不能。又曰:‘河里无鱼市上取。’盖自他处来售者,不必近河之鱼,无惑乎山人足鱼也。”

〇也作〔河里没鱼市上看〕。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九章:“你们整天蹲机关听谣言,就认为没有八路。‘河里没鱼市上看’,不信你到沟外炮楼住两天试试,海着哩!”

【河里洗脸庙里睡】(惯)

形容穷得一无所有,无处安身。刘江《太行风云》一四:“保他娘带着观音保下了岭,先是河里洗脸庙里睡,靠着讨饭熬日子。”

【河里淹死会水的】(谚)

被河水淹死的,往往是自恃善于泅水的人。比喻精通某一方面道术的人,常常会由于精通而疏忽大意,铸成大错。《小五义》五回:“五爷一生的性情,凭爷是谁也难相劝。这就是俗言‘河里淹死会水的’。”

〇也作①〔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会水的〕。《三侠五义》八八回:“俗语说的好:‘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会水的。’焉知他不是艺高人胆大,阴沟里会翻船,也是有的。”②〔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七:“不过,老兄这次败就败在有勇无谋,骄气太盛。俗话说:‘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恃勇必败,骄兵必败!”③〔马上摔死大胆汉,海里淹死会水人〕。王恺《碧雾港》一九章:“当然,我还在继续派人进行侦察。俗话不假:‘马上摔死大胆汉,海里淹死会水人。’鄙人历来做事不靠运气。”

【河水不碍船】(谚)

河水宽广,船只往来互相并不妨碍。比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人们尽可以各行其道,彼此没有妨碍。《金瓶梅词话》一六回:“可知好哩!奴巴不的腾两间房与他住。你还问声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碍船,看大姐姐怎么说。”

〇也作〔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赵焕亭《奇侠精忠全传》一〇四回:“你二位桥亭中一番交代,俺也听得。俗话说得好:‘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各走各路,再好没有。”

【河水犯不到井水】(谚)见“井水不犯河水”。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谚)

河身狭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处,为形势所迫,就会生出奇计来。指情势危急时会逼出应急的奇谋。明·徐《杀狗记》二九出:“河狭水急,人急计生。奴家为因丈夫背义疏亲,不从劝解,奴施一计,他如今去叫两个乔人来移尸……”

〇也作〔河狭水紧,人急计生〕。紧:湍急。明·柯丹丘《荆钗记》二六出:“自古道:‘河狭水紧,人急计生。’来到江头了也。夫承宠渥,九重仙阙拜龙颜;妾受凄凉,一纸诈书分凤侣。”

【河有九曲八弯,人有三回六转】(谚)

九曲八弯:形容弯弯曲曲。三回六转:形容曲曲折折。指人生的道路和河水的流程一样,曲折多变,绝非一条直线。王厚选《古城青史》上二四回:“河有九曲八弯,人有三回六转。他们年轻,一时想错路数,也是有的。大伙就甭难为他们了,让他俩好好想一想。”

【河中无鱼虾也贵】(谚)

虾:虾米。河里要是没了鱼,虾米也成了值钱的货。比喻人与物,如果没有高层次的,次等的也可充数。潘军《篱笆镇》八:“这‘猫叹气’摆在自己身边并不觉得什么,可一放在这堆杂七杂八的货色中,就如此光彩!这就叫‘河中无鱼虾也贵’。”

【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来】(歇)

比喻不施加压力不说实话。常含责骂意。戚天法《四明传奇》一九回:“他想自己亲自去拷问,但又讨厌那地下室内令人作呕的腥臭气,就回头对站在一边的警察局长虞廷金说:‘把刑具抬到这里来。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来!’”

〇也作〔属核桃仁的——不敲不出来〕。刘子威《在决战的日子里》一章:“她故意又噘着嘴说:‘我不去!你也真怪,吞吞吐吐的,丈二和尚,叫人摸不着头脑。还是娘在世时说你来:属核桃仁的,不敲不出来。你又让我干事,又瞒着我,我不去!’”

【核桃枣子一块数】(惯)

比喻不管好坏一样对待。张贤亮《河的子孙》六章:“你们反对贺立德,可又反对尤小舟,我可是知道这两个人不是一类干部。你们核桃枣子一块数,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还‘造反’哩,还‘革命’哩,回去抱娃娃去吧!”聂海《靠山堡》一八:“春芳不同意了,说:‘不能核桃枣子一块数呀,具体事物还要具体分析嘛。’”

〇也作①〔核桃栗子一起数〕。毕方等《千重浪》一〇章:“你放心,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我不会核桃栗子一起数的。”②〔葫芦茄子一齐数〕。浩然《艳阳天》八九章:“要我看,前后左右照顾着点儿,就是对好的事坏的事都得留点神,都得能分能辨,不能葫芦茄子一齐数,分不清,缕不明。”③〔黄瓜茄子一锅煮〕。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昏天黑地混过了两年时光,天天迟到,月月早退,年年旷课,也照领一张毕业证书。黄瓜茄子一锅煮,都回村土里刨食。”

【荷锄候雨,不如决渚】(谚)

荷:用肩扛着。渚(狕犺ǔ):水渚。扛起锄头等待天雨,不如掘开水渚,引水灌溉。指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创造条件来争取。汉·黄宪《天禄阁外史》卷二:“孙卿遨游于楚赵,子舆驰骛于梁滕,范公显越而鸱夷,张良佐汉而辟谷。此数子者,岂无冢庐之思、躬耕之乐哉?诚知立功为不朽也。谚曰‘荷锄候雨,不如决渚’,言时不可缓也。”

【喝倒彩】(惯)

喝(犺è):大声喊叫。①指对演员或运动员在表演或比赛中出现的失误,故意起哄叫“好”。刘绍棠《蒲剑》九:“台下响起了怪声怪调的喝倒彩声,天乐园一团混乱,就像马蜂炸了窝。”②指对别人的差错或不足大声讽刺挖苦。刘绍棠《敬柳亭说书》二章四:“曲云舫自己是个秃子,却大言不惭骂和尚,里屋的玉楼小姐听出韩秀喝的是倒彩,便怒下逐客令。”白危《垦荒曲》二部三〇:“‘看哪!龙摆尾啦!’她听见后面有人喝倒彩,不觉满面绯红。”

〇也作〔喊倒好〕。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三章四:“为了报复,他决心在鸡蛋里边挑骨头,先是借口毛巾太烫,打了茶房两个嘴巴;又对台上演员喊了两次倒好。”

【黑不提白不道】(惯)

比喻好、坏都不说。也指什么话都不说。李英儒《还我河山》三二章:“我来了,你先是黑不提白不道,接着说些没油没盐的,你的葫芦里到底装的啥仙丹妙药?倒出来叫人瞧瞧。”

〇也作〔红不说白不说〕。艾芜《秋收》七:“看见老总来到田里弄得这么有劲,便大为高兴起来,马上跑到嫂子那里,红不说白不说,就把镰刀夺过手。”

【黑吃黑】(惯)

指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勒索。刘绍棠《锅伙》二八章:“马黑桃黑吃黑,柳小五一失神被她偷走一个白银镂花酒壶,不值几个钱,脸却丢不起。”金庸《飞狐外传》二章:“他虽侠义为怀,但见那南仁通横行霸道,不是好人,这把刀只怕也是巧取豪夺而得,心想我自去祭墓,不必理会他们如何黑吃黑地夺刀。”

【黑地打人亮处站】(惯)

比喻背后搞破坏,人前看热闹。陈登科《风雷》一部四六章:“黄龙飞得意地笑笑:‘这就叫黑地打人亮处站。他们在打架,俺们在这里看热闹,还不是一样叫姓祝的心里难受。’”

【黑豆掺在白米里】(惯)

比喻是非很清楚,很明显。吴强《堡垒》六章五:“‘又是我性子急?老弟!食子虎想当汉奸!’大洋马气抖抖地说,‘那是黑豆掺在白米里,谁还看不明白?’”

【黑狗吃食,白狗挡灾】(惯)

吃食:这里指偷食。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人。李英儒《还我河山》五〇章:“哟!这可是黑狗吃食,白狗挡灾,你准是叫枫子丧谤了一顿,拿我来煞气。”

〇也作①〔黑狗当食,白狗当灾〕。吴有恒《山乡风云录》七章:“事是你和长爷闹的,出了祸事也该你们担当……为什么要我们去顶罪?真是黑狗当食,白狗当灾!”②〔黄狗吃了米,逮住黑狗剁尾〕。赵树理《三里湾》二八:“玉梅想:‘咦!这才是黄狗吃了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别人愿不愿嫁你我碍得着什么事呀?况且你以前也不是真看得起我!要不是灵芝找了别的路子,你会马上考虑这个问题吗?’”

用户评论

酒笙倾凉

感觉这个旅游地名字太有意思了,像是走一趟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曲折。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河有九曲八弯,人有三回六转,这句谚语让人期待着一次充满惊喜的旅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听说那里的风景美极了,就像这句俗语一样耐人寻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特别喜欢这句“人有三回六转”,觉得去一次就能经历人生百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败类

旅游过程中总能遇到各种曲折,但这次感觉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希望这次旅行能像这句谚语一样充满趣味和考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万象皆为过客

每次出发前都会想起这句话,给人信心满满的感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想和朋友一起去那个地方看看,体验一下人生的回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忘故

旅游不仅是看风景,还能感受生活的哲理,这句俗语真棒。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婉纤尘

旅行中最期待的就是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厌归人

人生就像这河一样,有曲折才有惊喜,期待这次旅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地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