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岳阳楼是源于三国时期的东吴所建。当时,孙权命令鲁肃在险要地段建立了巴陵古城,并在其山上修建了阅兵楼,目的是为了训练和指挥水师。这座阅兵楼建于215年,位置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洞庭全景,是一座气势蔚为壮观的建筑。历经了两晋和南北朝的时期,阅军楼被称为巴陵城楼。直到唐代,才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岳阳楼。在岳阳楼的170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屡修屡毁屡毁屡修,这座建筑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岳阳楼的建筑设计采用了木材和砖瓦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作为主要结构方式。木构架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采用榫卯相吻合的结点,形成具有弹性的框架,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因此,岳阳楼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这也正是“墙倒屋不塌”这一著名形象的表达。
岳阳楼建于公元220年前后,最初名为蒲津阁,为东吴大将鲁肃所建,用于阅兵。唐朝时期,著名状元郎萧君玉在此创建了水师,使此地逐渐成为水师训练基地,随之称为“岳州水军”。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前来游览,被这里的景色和周边文化所吸引,留下了名篇《岳阳楼记》。 明清时期,岳阳楼经过多次的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北宋庆历四年,滕子京因被谪,担任岳州知军州事,他在此期间重修了岳阳楼并计划修筑偃虹堤。然而,岳阳楼并未经历太平,北宋元丰一年十月它被大火烧毁了。但是,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在元丰二年春重修岳阳楼。随后,米芾在元古八年孟夏时将《岳阳楼记》写成了条幅馈赠给索书者。最后,在北宋崇宁年间,岳州知州军孙勰也对岳阳楼进行了重修。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间,明威将军刘彦真负责整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五月,岳州知府吴节开始着手重修岳阳楼,并在修缮完毕后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明嘉靖二年,岳州知府韩士英又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修缮,并编辑了《岳阳楼诗集》。然而,在明嘉靖六年的五月,大雨成灾,岳阳楼遭到了雷击,楼柱被破坏。不过,明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岳州知府李临阳着手修缮岳阳楼,并写下了《重修岳阳楼记》。明隆庆元年,岳州知府李是渐开始修缮城墙,同时还对岳阳楼进行了重修。
清道光元年,岳州知府翟声焕卸任后,新任知府志勤接替他继续募集捐款修整岳阳楼泊岸。八年后,夏天,岳州知府吕恩湛拨款修缮岳阳楼和仙梅亭。道光十九年,岳州代理知府翟声诰集次修葺岳阳楼,并新建了一个名为“斗姆阁”的建筑。清同治六年,曾国荃拨岳卡厘税重修岳阳楼,并将“斗姆阁”改建为“三醉亭”,何绍基的书法作品“留仙亭”字匾悬挂在亭额上面。同治十二年,岳州知府张德容劝捐整修岳阳楼基础,并在楼旁建立了宸翰亭。光绪六年时,岳州知府张德容开始重修岳阳楼,将楼址向东移动了六丈。光绪二十三年六月,黄遵宪登上岳阳楼,并创作了《上岳阳楼》诗。从清光绪三十四年到民国4年期间,日本东亚国文书院派了7批学员前来登览岳阳楼,并记录在了他们所编写的《支那省别全志》中。清宣统三年,甘兴典领兵七八百人占领了岳阳楼,并向岳州的绅商居民索要粮食和银子,但最终被唐莽和宋式奔与湖南都督府智拿甘兴典。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