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对于佛教有着执着的信仰,你将领略到不一样的激情和风采,东土的龙门石窟也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圣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藏族的龙门石窟情怀。

信仰在路上,是众多内地进藏者的切身体会。
在路上,我们大多难忘的是高原之天地辽阔,水丰草密,牛羊成群之景致,在路上,刻意接触原始藏民生活的不多,我一直寻觅着这样的机会,做着与众不同的旅行者。未曾想巧遇此生只出过一次远门,九十二岁高龄的藏族老婆婆。龙门石窟竟是她永远抹不去的痛。
按当日行程安排,晚至然乌,闻然乌湖鱼味道鲜美。在餐馆突遭大雨滂沱加停电,滞留间攀谈上米堆冰川来的藏族小伙儿,小伙子很健谈,我试探着于他说明来意,未想豪爽的他满口应承,即刻邀请至他家牧场做客。
大昭寺

我弃自己车于不顾,毅然登上他看似破旧的面包车上了路。区区二十多公里路程,车子翻山越岭走了五六个小时。
中途车要涉水一条宽大的河流,再转换屁股颠成两半的拖拉机上,还要走很久泥泞的冰川小道。
驾车的他突然想起什么,伸手关掉振耳发聩的车内音响。突然转过脸告诉我说,姑姑年轻时好像说去过你们那边什么石窟。
我兴奋地脱口而出:“是龙门石窟吧?”
“对对对,是是是”。他为自己想到这个事情口吻略带自豪,满脸得意的样子。并说记忆里姑姑每提到这个地方,总面向东方,满面虔诚,口中念念有词,眼睛里会泛起泪光。
来自洛阳的我很诧异、很好奇、也很不解。
朝拜路上

遥远神秘的西藏,白雪皑皑的冰川下,一位高寿的藏族老婆婆,在交通极其闭塞的年代何以会远到洛阳?还与龙门石窟好似有着什么不解之缘?
我突然转变主意,和小伙子商量去见见他的姑姑。他说姑姑一个人生活,去她家没有可以开车的路,需徒步山道两个多小时。
第二天,东方刚泛出鱼肚白,喝过酥油茶,吃完糍粑面。我气喘吁吁,翻过最后一座山梁,姑姑的家终于极目在望。
“姑姑——”。小伙子的藏语虽听不懂,但我知道肯定是这样的呼喊。
山脚下藏式民居中走出一位蹒跚老人。上身着藏式棉衣,脸上黝黑的高原肤色密密麻麻布满皱纹,赤着脚。
姑侄俩一番呜哩哇啦交谈中,原本用疑惑眼神打量我这个陌生人的老婆婆,脸上突然掠过一丝惊讶,浑浊的瞳孔若逐云拨日大放异彩。
小伙儿翻译告知,老人名叫卓玛,年轻时能歌善舞,貌美如花。那年她被选去北京文艺汇演,这是她唯一一次远离冰川。从成都乘火车必经河南,回程特至洛阳参观了龙门石窟,当目睹那么多精美佛像面目全非时,她止不住泪流满面。
这辈子,这一幕,成为了她刻骨铭心的记忆。佛像群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让她震撼,那众多残缺之遗憾更让她痛心不已。
心灵洗涤

佛于藏人心目中的地位外人无法想象。虽藏汉传佛教有本质不同,但人之信仰皆一脉相承。当你在拉萨街头看见手垫木板,呼啦啦舍身扑地的信徒;当你目睹大昭寺那些不约而同。
不分昼夜俯身倒地,倒地俯身,不辞劳苦的朝拜场景;当你注目那红绳系在大人腰间,左右两头拴着两个未成年孩子,每一个扑地动作,孩子皆趋同效随时,你就会理解佛在藏人心目的无限圣洁与高尚!
这血液骨子里的信仰会让你震惊感叹,那些绳子牵扯的孩子也许有过老婆婆当年的身影,幼小心灵早已播下对佛的凝重。当她目睹龙门石窟佛像的缺憾时,复杂思绪冲击着她的心灵。
婆婆得知我来自龙门石窟的故乡,也许又勾起她几十年前触动心灵的一幕,眼睛里即刻泛起晶莹的泪花。
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安慰老人家,也许这是她发自内心对佛敬仰的流露。
谁也无法阻止岁月沧桑,世事风云对石窟的浸蚀及影响。但藏婆婆内心那道深痛残缺之烙印,却成了她此生都无法抹尽的泪点。
信仰在路上,信仰更铭刻在心上。
用户评论
我一直觉得龙门石窟最美的就是那些刻画着藏式服饰的天王护法,很有地方特色!这篇博文写的真好,让我更想去看看这些充满了藏族精神的雕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对这类历史文化建筑很有研究。这个博文的图片选得真好,尤其是那张展示藏族佛像表情的神秘感,很让人惊艳,文章也写得比较深入,能让你对龙门石窟背后的历史背景有更清楚的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好奇龙门石窟除了中原文化外,还有哪些其他文化的痕迹?这篇博文刚好满足了我的疑问!原来藏族在这里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让我感觉这个地方更加多元有趣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些偏狭,仅仅从藏族情怀出发解读龙门石窟历史遗留,忽略了它更多元的文化内涵。 龙门石窟作为中华文化的宝库,其丰富的历史传承远远超越了单一民族的表达。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这种探寻不同文化交融的视角,这篇文章让我对龙门石窟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藏族的影响也那么深远!期待能看到更多的类似研究成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历史文化细节。这篇博文提醒了我,在探索歴史遗迹时,应该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它的故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明年打算带家人去龙门石窟旅行,这篇文章刚好给我找到了几个新视角!原来藏族文化在这里也有着如此独特的体现,期待亲眼目睹这些历史痕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很高,这篇博文从藏族情怀角度出发进行解读,感觉确实有新意。 让我对龙门石窟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观点我认同,但也有部分我觉得过于主观了?文化研究应该更加客观公正,不能一味强调某个民族的影响力而忽略其他因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博文太感动了!让我明白,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文字和技艺,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藏族情怀与龙门石窟的完美融合让这片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感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身就是一名文化研究爱好者,我对这种视角的解读很有兴趣,但是感觉文章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的文化元素和表现形式,才能更全面地展现藏族情怀在龙门石窟中的独特体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让我对龙门石窟有了新的认识!我之前一直以为主要是佛文化的传承。没想到还有藏族的影子,这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歡這種探尋不同文化交融的视角,這篇文章讓我對龙门石窟有了全新的認識。原来不仅仅是儒家文化,藏族的影响也那么深远!期待能看到更多的類似研究成果。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不错,尤其是我喜欢那个比较详细解释藏族艺术风格细节的部分。不过我觉得文章可以再加入一些更具体的历史资料和学者观点,这样才能更加的严谨和可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龙门石窟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课本学习的历史知识,这部博文让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文化内涵。我非常想知道那些藏族元素是如何融入到龙门石窟雕塑中的具体细节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赞同作者的想法,从藏族情怀解读龙门石窟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博文,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这篇博文过于主观了。 作者把龙门石窟的所有元素都归结到了藏族情怀之上,显得有些刻意和缺乏客观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